临汾新闻网讯 为了全面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古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采取多项措施稳步有序推进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使人民群众的健康在推进中得到有效保障。
健全组织领导。该局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制订完善了实施方案、考核方案和奖惩办法。实行党组成员分包乡镇加强督导,并组织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卫生监督所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专业人员,定期对7个乡镇卫生院和111个村卫生室进行业务指导。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专门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细化职责分工。该局会同财政部门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将任务逐一分解到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组织方案的实施并进行督导、绩效考核。基层农卫股牵头主抓日常工作,其他相关科室积极配合参与,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项目工作。县疾控中心负责全县预防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等7项工作的业务培训指导、督导考核、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汇报等。县妇幼保健院负责全县0岁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两项工作的业务培训指导、督导考核及项目资金使用的情况监督汇报等。县人民医院做好65岁以上离退休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同时,进行其健康档案管理。县卫生监督所负责全县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的业务培训指导、督导考核、工作量统计上报及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汇报等。中医院负责全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业务指导、督导考核及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汇报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完成和落实13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确保服务的真实性和规范性,
加大疾病防控。实施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两个专项行动,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管理服务工作。加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重点提升结核病发现、报告和碘缺乏病检测能力。加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推进感染者和病人治疗管理“一站式服务”,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
加快队伍建设。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是关键。该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从局机关抽调6名素质较高的人员充实到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7个乡镇卫生院都根据自身实际,配备公共卫生服务专兼职人员。111个村卫生室人员全员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定期人员培训。为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素质,该局将定期邀请知名专家专程到古县,对各乡镇卫生院分管院长、公共卫生科信息上报员、妇幼保健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专项培训,使培训工作形成常态化。
组织观摩评比。该局将每年组织一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观摩评比活动,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及公共卫生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并写出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观摩采取查阅资料、询问患者、现场查看、听取汇报,达到发现问题、经验交流、提高完善的目的。对存在问题严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迎头追赶,对好的单位典型做法进行推广学习。
实行签约服务。该局借鉴外地先进县、区经验,实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即本村的乡村医生和村民签约“一对一”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由乡镇卫生院负责考核。通过签约服务,加强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管理,强化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严格奖惩兑现。根据考核结果,分项目、分类别、分优劣等多形式分类奖惩兑现全年公卫补助,乡镇卫生院对农村卫生室的考核严格执行这种模式。同时,乡镇卫生院院长和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人员分别与30%的绩效工资挂钩,与单位评优评模挂钩,农村卫生室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人员与每年的补助工资挂钩。
建立问责机制。对职责不清、责任不明、专款不专用、胡支滥挪用;宣而不传、传而不透;访而不视、视而不责、责而不细;记而不检、代而不劳、补而不发;督而不导、培而不训;协而不管、管而不实和虚报、瞒报、假报造成管理混乱的现象,导致重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事件的,对乡镇卫生院院长予以解聘,按相关规定视情节轻重进行责任追究。对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建议上级部门进行问责处理,对村卫生室取消其从事公共卫生服务资格,情节严重的取消从业资格,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李辉)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