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玉米地里收割机隆隆作响,沉甸甸的高粱穗压弯了头,赤焰椒地里一片火红,一辆辆农用三轮车满载而归……触目所及处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这是近日笔者在古县旧县镇钱家峪村采访时看到的情景。
笔者走进钱家峪村时,“第一书记”李晓雷正在准备会议用的学习材料。据村委主任曹胜军介绍,钱家峪村位于古县旧县镇南端,与南垣接壤,东西约5公里,南北约4公里,村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223户916口人,32名党员。其中,贫困户85户320口人。全村以发展核桃为主导产业,其中,老龄核桃树2万余株。全村耕地5000余亩,人均耕地5亩多。以种植玉米为主,种植面积达3500余亩,发展小杂粮350余亩,其中高粱200余亩,谷子150余亩。全村林下经济300余亩,主要种植黄芩、白芍、生地。全村种植中药材600余亩,油用牡丹220余亩。今年发展100KW村级光伏发电站建成并网,截至目前,已发电5万余度,收入近4万元,这笔钱的60%将发放给20户贫困户。全村贫困户中,发展生产43户,易地搬迁28户,社会保障7户,医疗救助3户,发展教育4户。
村“两委”狠抓核桃管护,提升核桃品质,成立了25人的核桃树管护队伍,对贫困户的核桃树免费修剪、施肥、高接、灭虫等管护,大大提高了核桃树的产量。同时,主动对接古县惠田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种植技术支持,并在种植、管理、销售等方面提供帮助,推进了该村特色产业、林下经济种植和小杂粮发展。在此基础上,该村积极引导村民多渠道拓宽核桃销售路径,带动村民增收。依托农委和农机部门帮助,对全村耕地进行深松,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效益。
村“两委”积极争取资金870余万元,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建立了3个提水站、4个蓄水池、铺修田间砂石道路4.5公里,硬化960米,为村调整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华兴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与村6户贫困户续签了50亩土地流转协议。电商马上购公司与村贫困户签订了200余亩的赤焰椒种植协议。新大象生猪养殖集团与村15户贫困户签订入股协议,“五位一体”华海天宇签订入股协议13户,金融扶贫小额贷款11户,使贫困户参与入股分红。同时还积极组织移民搬迁户10户参加技能培训。
在村卫生室,村医宋庆亮高兴地说:“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为村里223户916口人全部购买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村参合率达到了100%,减轻了村民的医疗负担,村民的医疗有了保障。依据健康扶贫政策,我走遍85户贫困户,签订了‘双签约’服务协议书。另外,每年都有医疗队来村里开展义诊活动,免费为村民检查、诊疗,农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这也是在支持我的工作。”
我们穿梭在钱家峪的各个自然村,沿途看到满山的核桃树,满地秋收后留下的玉米秆,看到了老乡脸上收获后的幸福笑容。教育局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尉惠广在随行中给我们讲起了村里扶贫工作的情况。
贫困户崔会勇的妻子周玉玲患有严重糖尿病,致使视力模糊。她深有感触地说:“家里只有丈夫一个劳动力,丈夫还得照顾我,在大家的帮扶下,我能就近打零工。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其中大儿子在大学入伍当兵,政府部门发了优抚金。家里种了7亩地的高粱,每亩纯收入要比种玉米多出几百元。党的扶贫政策帮我们渡过了难关。”在她的眼里,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土地河村是钱家峪的一个自然村,近两年实施了整体搬迁,贫困户韩玉保说,今年除了玉米、小麦外,还种了10亩地的高粱,尽管今年天旱,玉米减产,但他家的收入没减。他还是一名护林员,每月有800元的工资。“党的政策真是好!”他的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妻子高兴地说:“我做梦也没想到,我能住上暖和的新房子。”
近年来,钱家峪村积极对接落实上级各项扶贫政策,组织村“两委”班子及党员干部进行八大工程20个专项行动的培训,使大家熟知各项扶贫和惠农政策,如今已初见成效。农民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全村脱贫就有希望了。
回到村委会,在村任职满一年的大学生村干部王沙沙说:“短短一年时间里,我感受到了村党支部的建设、村容村貌的改善、村民生活的向好,宣传了扶贫政策,参与了‘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我对钱家峪村今年年底如期脱贫充满了信心。相信在村‘两委’班子、‘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齐心协力下,我们村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谈到未来规划,李晓雷踌躇满志地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拓宽致富门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深入各组问计于民,带着问题找方法,带着难题寻路子,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坚决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力争年底脱贫摘帽,为村早日脱贫奔小康努力奋斗。 (王培亮 李育锋)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