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不过娶媳妇,热闹不过敲锣鼓。”5月23日(农历四月廿八)—5月24日(农历四月廿九),洪洞万安镇万安村内锣鼓敲得震天响,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于他们而言,“四月廿八接娘娘”比过年还重要,比结婚还喜庆。
相传,农历四月廿八是帝尧的寿诞。这一天,万安村民早早来到村中昭阳宫,完成相应的揭牌仪式。仪式上,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周文洁饶有兴趣地向来宾介绍延续四千余年的走亲习俗,他研究虞舜文化20余年,并长居万安一年有余,经炎夏酷日,走数九寒天,终完成、出版了20多万字的《虞舜文化新探》一书。
书中以详实的典史记述、勘探报告、民间资料、田野考察、文物佐证等,为舜耕历山在洪洞这一观点的成立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书中“还原”了“接姑姑迎娘娘”的渊源,因尧传位于舜,并将两位爱女娥皇、女英嫁于舜。于是,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洪洞羊獬村村民要去万安镇历山“接姑姑”回娘家省亲。
直到帝尧生日庆典结束,万安村民要“迎娘娘”回昭阳宫。
此时,万安村民已迈起欢快的步伐,敲着锣打着鼓向羊獬出发。过了渡口、祭了河神、到了河东大堤、来至唐尧故里,“亲戚们”共同敲响传统曲牌,为帝尧举行盛大祭祀大典,这一活动引来十里八乡的村民,整个园区人山人海、鼓乐喧天。
庆典结束,娘娘”也将启程,羊獬村的男女老少恋恋不舍地送别。接娘娘的队伍途经多村,沿途村民早已“洁屋浆被,沽酒备饭”来款待“亲戚”。
一位村民兴奋地说:按照祖上留下的说法,驾楼经过时,不仅要跪下叩拜,还要抢‘亲戚’回家款待,谁家抢到家中吃饭的亲戚多,就意味着这一家人气旺盛来年吉祥。”根据当地“婚嫁不走回头路”的传统习俗,接亲队伍往返150里,沿途热闹如同“三月三”,成为传承悠久而影响深远的民俗文化景观,历经几千年而不衰。其中,一些村庄的迎亲锣鼓队,成员全是女性,个个笑逐颜开,敲打得龙飞凤舞,呈现出一派激情四溢的场面。
5月24日23时许,万安接亲的鸾架进入昭阳宫,村民们虔诚跪拜。喜庆的威风锣鼓在大殿前铆足了劲,声声敲击着洪赵大地,延续着千古的传奇,诉说着绵延无休的情思,直击着每一位槐乡儿女的心灵。
记者王隰斌 李静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