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市上马办张少村:文明新风拂面来

2018-02-05 09:06: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寒冬时节,走进侯马市上马街道办事处张少村,干净整洁的柏油路直通农家,造型别致的农家住宅整齐排开,幼儿园、游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生态种植观光园……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美景。

  张少村位于侯马市南郊,南依紫金山,北临浍河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新建的紫金山大桥将张少村与侯马市区连为一体。近年来,张少村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追求新实践,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上体现新作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明之风拂面而来。

  改善人居环境住舒心

  “以前走的是泥土路,遇到下雨走路满身是泥,自从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修了新路,栽上了花草树木,还建起了游园,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说起村子的变化,村民贾文革喜不自禁。

  近年来,张少村党支部、村委会聘请专家对村庄进行规划,依托自身优势谋发展,坚持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落脚点,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大力兴建惠民工程,全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全村大街小巷路面已硬化,安装路灯120盏,主要大街两侧进行了绿化,并在村口及主要街道安装监控摄像头60多个。

  根据侯马市政府提出的6个全覆盖要求,张少村先后完成了自来水、天然气工程、光纤网络和垃圾集中收集工程。2017年投资3000余万元,开工大暖入户、污水管道更新和污水处理站建设。同时,张少村开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解决了全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开办农村标杆级幼儿园,为村民建设了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游园,村内街道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我们村守卫着侯马市区的南大门,环境卫生直接影响着全市的整体形象。”村党支部书记杨伟、村委会主任王芳这样认为。经过多年连续不断的整治,村民的卫生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共建美丽家园的愿望空前一致,人人都是守护家园净土的卫士。

  新村新气象。结合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张少村健全完善了村规民约、环境卫生、设施维护及院落管理等制度,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划段分片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实行日清日结、月月评比,切实为人民群众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开展创建活动讲文明

  近年来,张少村以构建文明张少和建设宽裕型小康示范村为目标,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设立道德讲堂、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努力做到了三个文明建设同步提升,向人们展示了文明张少时代风貌。

  “好环境让人心情舒畅,好村风更让张少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杨伟说,有了一家一户的文明,才会有全村的文明。为此,张少村先后在本村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文明家庭,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张少村积极鼓励老年人发挥个人能力,自排自演,表演秧歌、扇子舞、小品等,2016年开展了九九重阳节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2016年,张少村为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了养老补助金。2017年,侯马农民运动会在张少村开展。2017年九九重阳节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购买了一份人身意外保险,将张少村的文明和谐之风推上了新的台阶。

  “自从文化活动室建起来后,我们有空就来这里跳跳舞、唱唱歌,心情好了,生活特别充实。我们村的乡村文化红火着呢!”张少村舞蹈队队员任淑红高兴地说。

  近年来,张少村先后建成了图书馆、健身场所,成立了张少威风锣鼓队,老年人表演协会、舞蹈队等,2016年代表侯马市多次参赛,参加活动人数达500余人。村里多次组织西瓜种植、蔬菜瓜果管理、妇女保健等专题讲座,每季度为老年人、妇女进行体检。在学校教育上,通过坚持不懈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文明教育,让文明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这一系列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愉悦了人们的身心,更使文明之风悄然而生。

  拓宽增收渠道富百姓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近年来,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张少村着力发展大棚西瓜支柱产业,全村已拥有西瓜大棚800余座,总面积近1500亩,并多次聘请省内外专家对西瓜种植进行指导。张少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先后引进投资5亿元的汤荣二期扩建项目、投资30亿元的中电投新电厂建设项目。

  家庭式生态农场、天鹅湖美食街、科教亲子园、精品植物园、动物养殖区、乡村大舞台……行走在芳草香生态种植园区,生态园林气息扑面而来。芳草香生态种植园区总投资1.2亿元,流转土地近千亩,通过广泛引进农业高科技品种,使观光园内的农业产业品种立足新、优、奇、特,增加知识性、文化性和科学性,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发挥生态种植观光农业园在发展生态旅游上的优势,积极吸纳本村村民从事餐饮住宿、旅游观光、文化演艺等服务活动,将村民变为产业工人,实现全村一、二、三产业全覆盖,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做强做响生态种植观光农业生态牌。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