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源泉。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高平调研时,曾对高平文化旅游提出新的要求:“把文化旅游作为一张重要名片打出去,开发寻根炎帝精品线路”。为此,高平以“不畏艰辛、敢为人先、厚德载物、为民造福”的炎帝将神,立足高平深厚的炎帝文化积淀,努力培育文化旅游品牌,打造了高平五大重点旅游区域,书写着高平文化旅游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一、 “寻根炎帝”
—— 一次寻根问祖的历史穿越之旅
高平是炎帝故里,是中国农耕文明和医药发明的发祥地。在以羊头为中心的区域内,现存有神农城、神农泉、神农井、神农庙、五谷畦等许多遗迹遗址,并存有炎帝陵、炎帝中庙、炎帝行宫、炎帝寝宫等一系列独特的炎帝文化古建筑群落。如今的“寻根炎帝”旅游区,已形成一个华夏始祖神农炎帝的出生地、安息地和五谷之源农耕文明的起源地、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的炎帝文化旅游新格局。
1、 炎帝陵
炎帝陵景区位于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南,总投资2.5亿元,总建设用地160余亩,包括古建筑、文物保护、道路、绿化等四大部分。炎帝陵建筑群依据两沟夹一岗的自然地貌布局,整个建筑群依中轴线由南向北拾阶而上,依次布置有山门、功德殿、始祖殿、炎帝大殿四进三重院落;中轴线两侧分别布置有钟鼓亭、聚贤堂、关圣殿、颂德堂、医药堂、根源堂、溯源堂、百草殿、五谷殿、农耕堂、碑亭、碑廊等。古建筑群均为木结构,采用晋东南传统祭祀建筑手法和宋式建筑风格,以彰显炎帝陵久远的历史风貌。炎帝陵景区的成功打造,将成为弘扬历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桥梁。
2、 炎帝中庙
炎帝中庙位于高平市神农镇中庙村。高平炎帝庙有高、上、中、下之分,高庙在羊头山,上庙为炎帝陵的五谷庙,下庙为城东关的炎帝庙。炎帝中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祭祀炎帝的古庙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史重要的实物。
3、 炎帝行宫
炎帝行宫位于神农镇故关村村南,2007年被列为晋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行宫坐北面南,占地535平方米,是供炎帝外出体察民情、行医问病时居住的宫室。行宫正殿建于高1.5米的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为悬山式屋顶。殿前的木雕图案则是明清时期对行宫进行维修时留下的,做工精细、雕造逼真,堪称国内雕刻之精品。
4、 炎帝寝宫
炎帝寝宫位于神农镇团西村的炎帝庙内。团西炎帝庙,亦称大庙,是一座坐北面南,进深三院的庙院,占地面积1524平方米。因该庙属“前庙后寝”格局,也称寝庙,这种格局盛兴于西汉,但目前留存下来的已很少见。高平当地人称炎帝寝庙为“炎帝寝宫”。
5、 羊头山
羊头山,又称首阳山,位于神农镇西北部,是太行山之北150里处的众山最高处,海拔1297米,危峰秀拔,势凌霄汉,与天为党,独具风姿。羊头山因山巅有状如羊头的巨石而得名。羊头山的羊头石是炎帝部落羊图腾崇拜的一种象征。人文始祖炎帝为民造福的足迹遍布天下,大江南北、海峡两岸都有炎帝的遗迹遗存,但我们高平羊头山是目前已知炎帝始祖遗迹遗存最早、最多、最密集、最丰富的的地方。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