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实施分层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15-05-21 09:17: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当前学校建设、管理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从过去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指挥者和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从过去经验型、技能技巧型教师成为反思型、合作研究型教师等。因此,提高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分层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重要途径之一,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一、组织得力 确保全员参与

    教师培训,要全员参与,首先在组织机构上,成立要由校长任组长,校教研室、教导处、教研主任为成员的领导组,在方案规划实施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教师培训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制定分层培训规划、实验工作进程、校级培训制度等。同时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广泛动员,形成全体教职工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参与研究、人人参与实践的局面。培训中,要坚持三级管理,实现课改与课题同步、实验与教学同步、落实与考核同步。

    

    二、理论支持 探索分层培训思路    

    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技巧、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和师德师风等方面,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充实、丰富的过程。在分层培训中,每一位教师都有巨大的潜在能力,为不同类型的教师成长提供多种平台,使新手型教师→胜任型教师→骨干型教师不断进步,让每位教师都能享受工作中不断向自己的智慧、人格发出挑战后获得成功的快乐,最终获得理想的专业发展。

    

    三、调查分析 掌握师资水平现状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师分层培训的研究,学校首先要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摸底,了解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现状及对自身专业化成长的培训需求,以便获取有效的数据和信息,确立三大类教师:新手型——由5年以下教龄的年轻教师组成,他们热情有朝气,充满活力,但实践经验不够丰富;胜任型——具有一定经验,是实施课题研究的主力军,但在反思能力、教育机制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骨干型——由比较成熟的教师组成,主要是开发和创新校本课程,诊断教育教学疑难问题。

    

    四、立足本校 确定分层培训内容    

    立足本校实际,根据不同类型教师需求,制定出培训目标和方案,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先进理念、科研理论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掌握、课改与课堂模式、案例反思与分析等方面对教师全方位培训,使教师基本素养和理论实践水平循序渐进提高,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获得自主发展。

    总之,教师分层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层次的教师培训策略不是固定与单一的,培训内容也不仅是专业的历练提升,同时也要让教师获得情感上的体验。教师通过分层培训有了方向上的指引、认识上的提高和能力上的锻炼,在不断追求更新更高目标过程中,不仅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迅速提升,同时还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杨变花)  


     

责任编辑:柏东丽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