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珠弥勒寺庙会是以洪洞县刘家垣镇伏珠村弥勒寺为核心,辐射至汾西、蒲县一带,每年农历四月、九月两次举行的传统庙会。
伏珠村自古煤炭资源丰厚,因民间有“福在地下伏,出土变明珠”的民谣,故名。伏珠弥勒寺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和碑刻记载,隋唐时,张氏族人取“肚里乾坤”之意喻当地地下资源丰富,遂建弥勒寺,为祈乡民富足安康,寺庙建成后,便于每年四月初一到四月初五举行为期五天的庙会,后又定于九月初九重阳节至九月十三日举行庙会。至此,伏珠弥勒寺夏秋两季庙会基本定型,并一直在当地传延至今,且在洪洞、蒲县、汾西一带享有盛名。
伏珠弥勒寺四月庙会主要为夏收前的物资交流。期间,当地民众除烧香拜佛外,还根据需要采购夏收农具及生活日用品;九月庙会则是弥勒寺庙会的高潮,因九月庙会时间节点为秋收之后的农闲时节和重阳节令,当地及周边地区民众云集于此,在五天的会期里,自发组织唱大戏、闹社火等民俗活动,以庆丰收、祈求家中老人健康长寿为主要目的,参与民俗活动的人数可达十万余人次,场面蔚为壮观。
伏珠弥勒寺庙会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庙会,其参与人数之众和时间跨度之长均为临汾辖区佛寺庙会中的突出代表,特别是其寺庙兴建、庙会时间与地方俗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当地民众智慧的结晶。
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