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明星村镇名片”候选品牌展示

2015-07-14 11:29: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推荐品牌:安泽县府城镇桃曲村

    推荐理由:发展现代农业,走绿色生态路线。

    桃曲村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对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完善,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以优质玉米、无公害小杂粮等为特色产品,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走绿色生态的发展路线。


    推荐品牌:安泽县府城镇小黄村

    推荐理由:打造观光农业,建设现代新农村。

    小黄村以“在沁河走廊发展特色产业”为主导,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园,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民带去增收。此外,以清洁能源、节约能源的理念为指导,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倡导村民建设新农村。


    推荐品牌:安泽县和川镇沁河庄村

    推荐理由:推广特色产业,提高创建意识。

    沁河庄村以优质核桃、无公害谷子等为主导产业,大力推广特色农产品,在为农民带来增收的情况下,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建设干净、整洁、环保的环境,实施旧村改造建设新农村,提高村民创建的积极性,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帮助。


    推荐品牌:曲沃县史村镇人民政府

    推荐理由:农业养殖促增收,文化旅游在发展。

    史村镇主导产业为设施农业和文化旅游。其中,蔬菜大棚年产值2.4亿元,同时全镇共有8个规模以上养殖园区,是农民增收的另一渠道。在旅游产业发展上,浍河水岸风光旅游区和磨盘岭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园区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


    推荐品牌:隰县阳头升乡人民政府

    推荐理由:从实际出发,科学部署,稳扎稳打,实现农民创收的目标。

    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该乡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域经济实力,建设山区强乡为目标,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大力发展梨果产业和粮食种植业,现梨果产业已成为群众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年全乡农民人均收入达4949元。


    推荐品牌:尧庙镇乔村

    推荐理由: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搞商业开发,真正造福百姓。

    尧庙镇乔村位于临汾市城郊结合部,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华门相融,大运高速引线与滨河南路临村而过,区位优势与旅游优势明显,2007年被山西省立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现有农户226户,农业人口645人,非农户200户,人口500人,旧村占地230余亩,现有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7100元。

    近年来,在尧庙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2005年乔村启动新村建设,总投资5000余万元。在结合旧村搬迁的同时,村两委根据本村区位优势,对旧村进行商业开发,总投资2亿元。乔村村民将“住在新村、吃在旧村”,真正意义上落实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要求。


    推荐品牌:汾西县勍香镇

    推荐理由:立足资源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在肉鸡养殖、核桃经济林、规模养殖、特色农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勍香镇位于汾西县西部,东距县城20公里,风光绮丽的老爷顶就位于该镇西侧,全镇辖18个行政村。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五大战略”宏伟目标,按照发展“三大产业”的总体部署,依托“一村一品、一长一园”的发展模式,在肉鸡养殖、核桃经济林、规模养殖、特色农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外,该镇养猪产业初具规模,猪存栏1000余头;特色产业齐头并进,新安黑豆腐、樱桃、中药材种植,云城牛肉、双孢菇、扁桃等取得较快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全县有一定的知名度。


    推荐品牌:曲沃县史村镇西海村

    推荐理由:美丽宜居“革命地”,农业养殖两不误。

    西海村,主导产业为大棚蔬菜和罗非鱼养殖,共建成蔬菜大棚240个,罗非鱼养殖水面达到100余亩。村内旅游资源丰富,还是红色革命基地,被确定为曲沃县首批首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推荐品牌:乡宁县管头镇管头村

    推荐理由:统筹部署,大局出发,多方位计划,想方设法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坚持多元发展,调整煤企结构,搞好石材加工,做好核桃企业,想方设法使农民收入实现新增长,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52元,增加12%;增收抓“三务”,鼓励农民建大棚,抓务工、办门店、搞养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效率,新建了4000多平米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人为本,开展农村专项建设,硬化路、搞水利、建卫生所、设立养老机构、治理采煤沉陷区、做好科教文化建设,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推荐品牌:襄汾县邓庄镇贾庄村

    推荐理由:村容村貌大改善,良田千亩促增收。

    目前,该村人均收入10336元。村里先后改造硬化街巷58000余平米,改厕100余户,路灯89盏,植树22000余株……新农合、新农保参保率100%,投资20余万元,完成广场以及文化阵地配套建设;兴建了1000亩高产良田培育基地、1000亩枣林以及500亩蔬菜基地。群众文化生活有了大幅度提高。


    推荐品牌:汾西县和平镇申村

    推荐理由:以核桃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发展核桃经济林1300亩,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00多元。

    和平镇申村位于和平镇南面,紧邻洪洞县,交通便利、地域广阔、位置优越。全村现有人口2200余人、480多户,5600亩耕地,农民收入以种植、务工为主。该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立足重点,突出特色。以核桃基地建设为切入点,截至目前发展核桃经济林1300亩。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在2014年和2015年新增了白菊和白芍种植两个产业1000亩,人均收入可增加700余元。


    推荐品牌:曲沃县人民政府

    推荐理由:抓基础、重发展、搞建设,积极为“美丽曲沃”助力。

    曲沃县曲村镇以“六大发展”为引领,深入实施“四镇战略”,大力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效益化“三化同步”,抓好基础工作,加快发展农业产业,着力抓好“六大保障体系”建设,积极为美丽曲沃、幸福家园建设作贡献。


    推荐品牌:乡宁县关王庙乡大河村

    推荐理由:依托景区搞活地方经济,筹建新村提高居住质量,转型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集中资源筹建新村,盖新房、修广场、安装路灯、自来水直接入户,方便了群众的生活;依托云丘山景区,安排300名村民在景区务工,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高了群众的家庭收入;开办农户农家乐7个,商店5个,想方设法让村民们有钱赚;组建民俗传统文化娱乐表演队,多次出外参加演出,年均收入45万元。2010年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2014年被列为创建山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推荐品牌:霍州市三教乡龙泉村

    推荐理由:成立苹果专业合作社,注册“霍·龙泉”商标,人均纯收入近万元。

    三教乡龙泉村位于霍州市东北部,全村120户530人,耕地面积810亩。

    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30万元,人均纯收入9985元。目前,龙泉村发展苹果种植300亩,成立苹果专业合作社,注册“霍·龙泉”商标,建成冷藏库两座;木材林15万株,核桃种植面积200亩。

    近年来,龙泉村先后被评为“地级文明村”省级生态文明村”省级农村改厕先进村”省级生态示范村”。


    推荐品牌:汾西县永安镇太阳山村

    推荐理由: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让农户脱贫致富。

    太阳山村位于汾西县城东北部,地处汾西、霍州、灵石三县交界,下辖两个自然村。全村占地面积约为340万平方米,耕地面积约为1500亩。村民以肉鸡养殖业、核桃经济林种植和玉米种植为主,年收入612万元,人均收入8000余元。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精神,该村已列入“光伏扶贫工程”,计划于2015年底完成建设装机容量为100kw光伏设施农业发电站。通过并网,将使村委年经济收入增加12—15万元。


    推荐品牌:吉县东城乡雷家庄村

    推荐理由:以苹果为主导产业,实现了80%农民经营果树,80%的收入来自苹果生产。

    雷家庄村位于东城乡政府以南3公里处,距309国道1公里,交通便利。

    全村234户,654人,以苹果产业为主导产业。全村总耕地面积1700亩,苹果已栽面积1500亩,人均两亩。该村果园建于2000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村苹果生产正向规模化、标准化、有机化发展。实现了80%农民经营果树,80%的收入来自苹果生产,全村苹果总收入可达600万元,人均苹果收入9800元。


    推荐品牌:翼城县唐兴镇城内村

    推荐理由:重整文物古迹,推动旅游发展。

    社会经济总收入12963万元,人均收入9500元。重修省、市、县各级重点文物石牌坊、文峰塔、城墙、城门遗址等;成功举办了三界文化旅游节。


    推荐品牌:侯马市凤城乡人民政府

    推荐理由:抓项目建设,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新社会治理。

    侯马市凤城乡位于侯马市东郊,被誉为“侯马东大门”,全乡辖14个行政村,4760户,18868人。2014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28万元。近年来,凤城乡党委、政府按照全乡“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在项目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创新社会治理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实效。

    凤城乡先后荣获“山西省绿色生态乡”“全省大学生村官工作先进单位”临汾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临汾市平安示范乡镇”临汾市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是山西省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试点乡、临汾市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试点乡和临汾市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乡。


    推荐品牌: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

    推荐理由:师家沟清代名居集中体现了山西黄土文化和官商住宅文化的时代特征,在山西现存清代传统民居中独树一帜。

    师家沟村位于汾西县城5公里处,下辖4个自然村。该村土壤肥沃、环境优美,且基础设施完备。近年来,在支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广大村民积极配合建设美丽乡村。师家沟清代名居建于乾隆三十四年,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扩建而成,总面积40000多平方米,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县政府和文物部门已收购师家大院为国资所有,修缮了9号、10号大院,委托山西省古建研究所、北京建筑学院作了相应的建筑修缮方案和文物保护规划,建设部门将其大院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推荐品牌:曲沃县曲村镇北辛村

    推荐理由:农业种植是主导,生态文明速发展。

    北辛村,结合地理优势,小麦、玉米、药材等农业种植为村中主导产业,多年来,抓党建促发展增收入,使有名的落后村变成了如今的先进文明村。曾被评为“文明村”生态园林绿化先进村”,并被列为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推荐品牌:襄汾县古城镇人民政府

    推荐理由:农业、工业齐发展,新农村建设主打文化牌。

    曹家庄片10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1300万元,建两座提水站,打深井4眼,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另外全镇有企业40个,全镇工业产值45亿元。全镇有省级新农村推进村21个,建成45个农村文化广场。


    推荐品牌:侯马市凤城乡北王村

    推荐理由:尊老爱幼,邻里团结,文明蔚然成风。

    北王村位于侯马市凤城乡东北部,全村200余户,700余口人,耕地面积1460亩。北王村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走在全市前列,在温室蔬菜大棚、良种培育、村内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近年来荣获“山西省生态文明村”临汾市文明和谐村”侯马市文明先进村”等诸多荣誉。


    推荐品牌:吉县壶口镇

    推荐理由: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并存,龙头产业黄河壶口瀑布举世无双。

    壶口镇位于吉县县城西37公里黄河岸边七郎窝,距壶口瀑布3公里。全镇总面积113.75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1024户农民,农业人口4860人,七个党支部。近年来,全镇主要以发展旅游为主导产业,实施以旅促农的发展模式,走旅游带动苹果、畜牧等产业发展的路子。辖区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全省旅游的龙头产业——黄河壶口瀑布。还有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长官司令部——克难坡,以及其他景观数处。


    推荐品牌:隰县阳头升乡阳头升村

    推荐理由:大力发展梨果产业,已成规模,前景乐观。

    近年来,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大力发展梨果产业,除沟坝地外,共载植果树5千余亩,基本实现果树全覆盖。同时村支部、村委组织果农多次进行技术培训,使果品质量有了较大的改观。村两委还注重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使该村成为农民收入提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生活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荐品牌:襄汾县邓庄镇人民政府

    推荐理由:现代农业、新兴工业,待看尧师故里新发展。

    邓庄镇素称“尧师故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全镇干部群众务实进取,奋力争先,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2013、2014年连续获得全县“红旗单位”殊荣。


    推荐品牌:侯马市新田乡郭村

    推荐理由:抓项目招商,促农民增收,实现“少有教、老有养、村民就业有岗,增收有路”。

    新田乡郭村位于侯马市东郊,全村419户,1503人,人均纯收入12800元。

    多年来,在郭村落地的项目有方略保税物流中心、卓锋钛业、中天建材市场、汪龙制药等十多个企业,全村百分百通路、通电话、通电、通电视、通网络。近年来,郭村先后荣获“临汾市五好党支部”“临汾市文明村”临汾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推荐品牌:吉县吉昌镇上东村

    推荐理由:组建了苹果专业合作社,果树管理已经走上了规模化、科技化、精细化、有机化的道路。

    吉县镇上东村位于县城北6公里处,辖8个自然村,509户,1636口人。

    苹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共有果园3300亩,挂果面积3000亩,主栽品种红富士占到80%以上。2014年,苹果总产量8000吨,农民人均收入达4726元。目前,组建了苹果专业合作社,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苹果冷藏库及苹果交易市场,为果农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推荐品牌:隰县阳头升乡贺家峪村

    推荐理由:紧抓机遇,全面完善村容村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改变传统农业种植,大力发展果树种植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又一来源;加紧开展“五个全覆盖”工程,全村实施街巷道路硬化工程,新建活动场所、完善公厕建设、筹建亮化工程;筹措资金,加紧新农村建设,陆续完成墙改、广场建设、卫生清洁、街道绿化等工程。


    推荐品牌:襄汾县古城镇关村

    推荐理由:村风淳朴,邻里和谐,文化底蕴深厚,村庄面貌换新颜。

    全村以传统农业种植和养殖为主,人均收入9800元。村风淳朴,邻里和谐,文化底蕴深厚,村容村貌整洁,绿化面积15000平米。2014年申报了省级宜居示范村。


    推荐品牌:侯马市上马街道办事处张少村

    推荐理由:挖掘晋国文化特色,建设新型宜居农村。

    上马街道办张少村位于侯马市南郊。全村共840户,2864人。依靠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张少村着力发展大棚西瓜支柱产业,西瓜种植面积近1000亩,仅此一项可实现人均增收1000余元。张少村同时充分利用侯马市机加工工业园区平台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先后引进了投资5亿元的汤荣二期扩建项目。下一步,张少村将挖掘晋国文化,建设有晋国文化特色及地方小吃、民间手工艺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的新型宜居农村。


“临汾名片”推选活动投票说明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市各行各业的品牌建设力度,让优秀的生产经营流通企业脱颖而出,临汾日报社启动了“代言古都平阳共建大美临汾”——“临汾名片”主题征集宣传活动。目前,各行业候选名单已基本确定,将陆续在《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临汾晚报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刊登。本报今日推出“临汾明星村镇名片”候选品牌,请广大市民关注、支持和参与投票。现将公众投票阶段的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投票时间自见报日开始至8月31日截止。

    二、投票办法

    1、投票采用微信投票,每次投票每类只可推荐10个品牌。2、投票微信平台:临汾晚报、临汾新闻网、今日临汾。3、微信投票:关注微信号临汾晚报(lfwb110)、临汾新闻网(lfxw110)、今日临汾(jrlfwzx),或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回复“明星村镇名片”,按提示投票。

    三、计票说明

    1、候选品牌的最终得票数为三个微信平台投票得票数的总和。

    2、组委会将按照群众支持率占60%、评委支持率占40%的比重,由高到低确定每个行业前十名共同组成“临汾名片”,并组织举行颁奖仪式。

    3、本说明解释权归活动组委会。

    咨询热线:0357-2032053

             1390357985944


    临汾名片推选宣传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2015年7月14日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