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文化生态景区盛开的桃花(资料图)记者 苏亚兵 摄
临汾新闻网讯 最美人间四月天。桃花妖艳欲滴,樱花如云似霞,梨花香飘满垣,油菜花吐露芬芳,连翘尽染遍野,牡丹绚丽怒放……临汾各处的花儿竞相开放、满目斑斓,又是一个最美人间四月天。
“咱临汾越变越美,县里的节庆活动都很有特色,看花赏美景哪还用得着再往外地跑。”85岁的李重辉老人腿脚硬朗,她经常前往汾河文化生态景区,用画笔记录下汾河两岸的美景。
近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依托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旅游节,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进而助推临汾经济再腾飞。
以花为媒 节会搭台产业唱戏
每年清明前后,很多市民便会相约来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尧都区贺家庄乡,踏青赏景、观光游乐。
贺家庄的桃花会已经举办13届了,在尧都区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春季,坡上堰下桃花遍野,变成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桃花会所在的李家庄村也因此而改名为桃花村。
“实打实地说,举办桃花会的选择是正确的,不仅村里出了名,群众的眼光宽了,生活也富裕了。”2000年,李家庄村村支书吉全昌带领村民调整产业开始种植桃树,4年之后,便尝试性地举行了第一届桃花会,没想到反响出奇得好,不仅让城里人看到了美丽的桃花,而且让很多村里人看到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商机。
今年是贺家庄乡第十三届“乡村风情”桃花会,来自临汾市周边上千名游客赏花休闲,品农家菜,领略乡村风情,这更是一场主题为“以桃花为媒、以旅游为介”谋求发展的盛会。
尧都区委、区政府把桃花会融入到乡村风情文化旅游的大背景下,更增加了文化惠民展演、乡村面食大赛等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赢得群众广泛赞扬,提高知名度的同时,加快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形成了“民因桃园而富,商因桃果而活,游以桃花而兴”的良好局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中国金梨之乡”“中国酥梨乡”美誉的隰县,梨花盛开,花团锦簇,繁盛如雪。
今年4月15日,第六届梨花节盛装开幕,不仅为隰县赚足了人气,更带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当地群众在梨果产业上大做文章,全县玉露香种植总面积达到18万亩,产量高达1000万公斤,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梨花为海、小康未来”,隰县通过梨花节这个富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以花为媒,以文化为内涵,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同时以花引资,举行了招商引资洽谈签约仪式、特色农产品展示,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让“春天看花,秋天吃果”成为当地经济的增收亮点。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4月27日,以“天下第一牡丹,福佑国泰民安”为主题的第九届古县牡丹节开幕,不仅吸引了临汾当地的游人,也受到了周边城市游客的青睐。每届牡丹节的举办,都有来自长治、晋中等大量外地游客前来赏景观花。
近年来,古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运用文创化理念推进和发展旅游项目,推动市场化运作,有效整合全县旅游资源,相继开发了三合牡丹、霍山景区、蔺相如文化等旅游品牌,形成以牡丹景区、霍山景区、太岳山森林公园为一体的旅游经济圈,使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
通过文化旅游节的举办,进一步促进了古县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进一步推进古县文化旅游产业对接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规划、大格局。
古县“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也成了当地老百姓的“摇钱树”。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托当地旅游的大力发展,当地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出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家乡,做起了旅游生意。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有着“中国连翘生产第一县”之称的安泽也因地制宜,挖掘当地资源,目前,正逢连翘花开,全县沟卯梁坡处处闪耀着金黄的光芒,为期一个月的“春行安泽”系列主题活动也如约而至。万千游客畅游黄花岭,领略遍山黄花美景。安泽大力弘扬荀子文化和红色文化,充分发掘生态资源,发展精品旅游,致力于把安泽打造成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的生态宜居地。
曲沃县也转变思路创新发展,在昔日荒滩上种植上千亩油菜花,举行了曲沃县太子滩文化旅游节。金灿灿的油菜花竞相开放,迎来了大批赏花的游客,成片的花海充当了“媒人”的角色,推动了曲沃文化与旅游的整合发展,构建起了全县城、大景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把曲沃打造建设成“全国晋文化研究开发基地”。
炫丽汾河 助力临汾经济腾飞
“老母亲就喜欢花,在咱汾河景区能看到这么多品种的牡丹花,确确实实好。”不久前,汾河文化生态景区牡丹园开园当天,95岁的张英俊老人在儿子的陪同下,看到如此雍容华贵、绚丽灿烂的牡丹花时,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
牡丹园景区面积占地1.2万平方米,共栽植了上百个品种九大色系共20000余株牡丹,种植的牡丹均来源于河南洛阳和山东荷泽等地,九大色系牡丹分区栽植,高低错落、景观雅致。园区还栽种有被称为牡丹“姊妹花”的芍药,将继牡丹花盛开之后陆续开放,花期将持续到5月中下旬。
牡丹园自开花以来,前来观赏的市民络绎不绝,每日游客多达3万多人,只为一睹牡丹芳姿。牡丹亭内,古筝、琵琶表演动人心弦,多家画室师生游园采风,市民们纷纷拍照留念。
游人赵康游园后大为感慨,即兴赋诗一首:富贵花开汾水旁,嫣红姹紫竞芬芳。馨风拂面人陶醉,错把平阳当洛阳。”
和煦春日里,漫步于汾河文化生态景区,公园里旖旎春光令人流连忘返,绚烂盛开的樱花,如粉色的浮云,着实大饱眼福。如在七月来游,便可欣赏到娇荷,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美景。
抬头放眼望去,一川清水、碧波荡漾、两岸锦绣,如行走在画中,一派江南水乡风情。
汾河文化生态景区的建成,新增城市绿地11平方公里,新增水面4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16个百分点,成为临汾客厅、城市绿肺,展现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优美景观,对提升临汾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临汾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汾河生态得到治理,提高了临汾的城市品位,也为临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依托优越的地理区位,良好的自然生态,丰富的旅游资源,临汾市委、市政府致力于“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生态发展“全面开花”,打造临汾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记者 张莹超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