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午阳:新常态下对提升执行力的思考

2015-07-11 09:53:5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新常态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进入新常态,是现代经济发展规律使然。面对新常态,各大金融机构尤其是基层机构,为了在市场竞争日显激烈的形势下求新、求变、求快,求得生存、求得发展、求得壮大,无疑提升团队的执行力成为关键。

    一、导致团队执行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作风建设松散化排位其一。一切我行我素、自由放任的行为,其根源在于思想方法上的自由主义。这种思想方法导致金融企业干部员工作风建设松散化,只讲个人自由,不讲党性原则,不讲团结统一,不要组织纪律。由于对党和国家的政策、金融法规和业务规章制度学习走马观花,理解不够彻底,加之思维方式陈旧,经验方法落后,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由此错失了很多发展机遇或者市场先机。

    作风建设私有化排位其二。一切沽名钓誉、好大喜功的行为,其根源在于思想方法上的功利主义。这种思想方法导致金融干部员工作风建设私有化。只关心自己的职位升迁和工薪奖金,不关心单位的整体利益和疾苦;只对自己的“官帽”负责,不对金融事业负责;只以攫取更多的名利为着眼点,不以为人民群众谋利为着眼点,其行为趋向必然是贪图虚名、急功近利、不务实效,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功利主义的本质是利己主义。

    作风建设被动化排位其三。一切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行为,其根源在于思想方法上的保守主义。这种思想方法导致金融干部员工干部作风建设被动化。由于机构内部管理、绩效考核和教育培训等方面不足或不到位,致使一些员工责任心不强,履职能力差,工作缺乏主动性。加之员工对当前市场形式缺乏认识,造成工作激情不高,服务意识偏差,竞争能力过低,执行处于被动,躺在逍遥椅上靠年头、熬资历,得过且过混日子。保守主义抑制工作能动性,削弱工作主动性,压抑工作创造性,最终导致金融企业干部员工精神面貌消极颓废,削弱党的活力和战斗力。

    作风建设表面化排位其四。一切虚张声势、贪图虚名的行为,其根源在于思想方法上的形式主义。这种思想方法导致金融干部员工干部作风建设表面化。一些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和员工沟通,对所属员工“想什么”“做什么”不能了如指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不够,因而造成解决矛盾无从下手,监督管理没有举措,学习上,走形式、走过场,不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工夫。工作上,喜欢搞“面子工程”,做表面文章,而不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第一任务。形式主义妨碍金融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使金融路线、方针、政策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口头上,从而影响了制度的执行力。

    作风建设软弱化排位其五。一切自以为是、僵化教条的行为,其根源在于思想方法上的主观主义。这种思想方法导致金融干部员工干部作风建设软弱化,思想上先入为主,只凭主观想象,不顾客观实际,迷信书本或经验。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感情、愿望、意志出发,从个人经验或本本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主观主义常常将工作引入歧途,就金融机构而言,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产品发展日新月异,但由于对员工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效果不能合拍于市场的特点、产品的功能,加之员工中市场营销、个人理财等专业人才匮乏,所以对上级的决策不能全面贯彻落实,只能在机构的群体中选择性进行产品营销,从而造成制度执行顾此失彼,产品营销高低悬殊,市场份额参差不齐。

    二、对给集体团队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人本制胜”,提升团队素质是根本。

    要树立“员工素质与作风建设是企业的生命、发展的基石”的观念作为管理者,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才能具备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能力,才能确保金融企业的合规经营,才能规避各种经营风险。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就必须率先垂范,既要动嘴,更要动手,要强调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执行过程中注意加强沟通与反馈,不断地完善与改进,用过硬的作风提高工作率提升执行力。

    领航助推,引导团队作为是核心。

    在这方面需要完善两个机制。一是激励机制。要根据员工的不同岗位,采用不同的激励政策、手段和方法。做到岗位职责与业务指数、工作成效挂钩考核,使每名员工放在同一起跑线上,拉开分配差距,使员工想有奔头、干有甜头、劳有所获,从而激发起全员工作创造性和制度执行力。二是约束机制。首先要从关爱员工为切入点,坚持民主决策、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凡事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倾听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使所有推出的制度规章,既民主科学又便于操作,既突出了特点也达到了实用。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制不严,甚至破坏制度而发生案件事故的,必须照章办事,依法处理,切实维护制度的尊严,保障制度的执行力,以强化制度的保障作用与特有效能,提高全体人员的约束力。

    多力锤炼,释放团队能量是关键。

    1、锤炼思想作风,释放团队能量。

    员工执行能力始终是企业实现发展的根本保障。但由于一些员工对当前形势认识不足,导致执行能力主动性不够。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在当前发展形势下主动探索实践具有丰富教育形式、真实教育内容、突出教育效果的思想教育模式,以适应新时期金融队伍的特点和需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从而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自觉运用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回答和解决问题。必须坚决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敢于体现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的品质和党性原则,使员工懂得“服务客户、奉献社会、回归自我”的岗位价值,以至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从而提高员工的作风建设。

    2、锤炼学习作风,释放团队能量。

    由于一些员工业务素质不高,导致执行能力事倍功半。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以学习型机关为载体,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作风建设,首先要加强员工的本位学习,将其培养成才。金融机构要根据现代化银行经营管理和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每月行长授课”“教授、专家授课”以及远程教育特有的优势改变现有员工的知识结构,使员工的根本素质具备决策制度的执行力、现代产品的驾驭力、金融市场的占有力。同时要运用网络报名、委托招用和参加考试以及到高等院校直接引进等手段,向单位引进客户经理、理财人员、风险经理等特殊人才。对上层机构,要引进一大批掌握国际金融、计算机信息与技术、市场营销型包括硕士、博士等研究生在内的高学历人才。要通过锤炼学习作风,使每名干部员工坚持按照唯物辩证法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唯物辩证法,就是在思想方法上坚持两点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化、绝对化。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坚持系统观、发展观、大局观,着眼全局、统筹兼顾。坚持抓主要矛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真抓实干,做好中心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快捷地掌握新型的金融管理、产品营销、信息传输、风险控制,才能完全有效、充分彻底地推进“金融机构”整体作战能力。

    3、锤炼守纪作风,释放团队能量。

    在新形势下,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与执行制度宽严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要把执行制度当成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看执行制度的好坏来看思想素质的高低,因此要通过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金融的指令守则、单位的规章制度,在全员中全面确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用铁的制度、铁的纪律维护金融行业铁的信誉、铁的形象。要全力倡导“严格、规范、谨慎、创新”的工作作风理念,要牢固树立“用道德约束行为,用制度守护岗位”的自我风险理念,做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规规矩矩经营。不为金钱所缚,不为人情所“网”,不为指令所“扰”,要切实通过过硬的思想作风建设,实现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指令服从制度。金融行业是高风险企业,风险无处不在。所以,必须要以岗位风险管理为主线,防范与问责并重,狠抓内部管理,把强化内部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绷紧风险防控这根弦,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为经营发展创造宽松稳定的环境。要从上到下逐级制定监督考核办法,从德、能、勤、绩、廉各个方面量化考核,不断提升执行人的“质量”,对执行不到位,或因执行不到位而影响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落实责任人,督促其整改完善,从而促进员工素质和作风建设的全面提升。

    杨午阳(作者系农行山西省平阳支行党委书记、行长)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