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

2010-03-22 10:3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目前,笔者就此走访了多个普通消费者,得到的是不一样的态度。
李女士是从某县来临汾的打工者。年前她在街上花了80多元钱给母亲买了件呢子大衣,回去一试发现衣服买小了,立即拿去换,结果已经没有合适的号了,她就想退掉。但是,商家根本不同意。经过反复协商,商家只同意给调换两件质量差的。“就那两件衣服,买回去也没怎么穿,现在还在衣柜里放着。”李女士一脸的无奈。笔者问为什么没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采取其它措施。她笑着说“没想到,再说当时急着回家,没时间,也太麻烦了。”
同样是打工族的严女士说起了她去年夏天在百汇买鞋的事也是义愤填膺。严女士在百汇买了双30多元的凉鞋,穿了不到一星期鞋跟就断了。于是,她去找店主更换,但店主不愿意。没办法,严女士拎着鞋在门口静坐了一个多小时后,店主才妥协。谈到静坐,严女士笑着说,店家要做生意,你坐在他门口,总要影响他,所以他不得不给你换。
还在山西师大读书的女大学生小张则不赞同严女士的做法。张女士说“静坐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可能起到反作用,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小张在大二时买了一双靴子,穿着逛了一下午街鞋跟就断了。第二天她就和同学一起去换,没想到店主不仅不换,而且态度还很恶劣。小张女士无奈之下就报了警,在警察的调解下,商家才给小张换了鞋。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了,小张想起那件事还生气。
孙大姐是工薪族,服饰一般都在品牌店购买。但在品牌店购买的东西也会遇到烦恼。去年,她买了一双美国骆驼牌皮鞋,穿了不到一个月,就出现了断底断面现象。孙大姐拿去换时也没有把握一定能换双好的。结果店员只是看了一下鞋和发票,很爽快地就给她换了。她在品牌店买的衣服缩水了,店员也是看了一下就给她换了。孙女士认为,一般品牌店的售后服务相对比较完善,因而在此购买商品,即使出现问题,消费者的损失也会降到最低,但是一定要保存好发票和凭证。
谈起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笔者想起了自己遇到的一件事。笔者曾和朋友在市区禹王鱼府吃火锅,三个人花费了90多元。结账时,顺便向服务生索要发票,但却被告知用完了。朋友坚持要发票,最后找来了经理,在一番软磨硬泡后才拿到了发票。发票是拿到了,可浪费了足足一小时的时间。笔者对此很难理解,本来要发票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什么却这么难?
笔者还在网上做了一份调查,在遇到侵权行为时,您是如何保护您的权益的?有人自认倒霉,有人贴大字报,有人上论坛博客叫骂,还有人直接去商店大吵大闹,采取正当有效方式的人很少,只有一少部分人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报警。看来,消费者还确实需要补上维权这一课。(实习生 牛彩彩)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