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塞来”的广告单脏了“城市肌肤”

2010-06-15 10:0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车篮里汽车雨刷上和车门把手到处都有,尤其是节假日,广告传单更是铺天盖地满天飞,这不仅影响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还造成资源浪费。


大多数市民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走在大街上特别是闹市区或商场门口,经常会有人冷不丁地塞给你一张广告,让人不胜其烦。尤其是节假日,广告传单更是铺天盖地满天飞,这不仅影响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还造成资源浪费。为此,不少市民呼吁,对这种“滥”发广告传单的行为应该叫停。

路人:左右为难

商家为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物,在市区各大卖场前经常派人沿街散发传单,一些散发传单的人向行人强塞宣传单。近日,记者在某大卖场看到,几个年轻人拿着厚厚的一叠宣传单,不停地向过往行人发放。有的行人有些犹豫,发传单者就紧跟两步,直到成功发到对方手中为止。更有甚者,干脆采取“拦截式”,不管你对传单感不感兴趣,你不接他就硬塞。不少市民接到传单后,将传单放在头上“遮阳”,有的匆匆看过然后丢进垃圾桶,有的甚至把传单随手一扔,花花绿绿的广告宣传单成了随风飞舞的“移动垃圾”。
“现在的广告是无孔不入,我已经不怎么相信这些商家的宣传了,商家散发传单我一般不接,即使接了也随便瞥一眼就扔了,更不会因为这些传单的宣传而去购买宣传的商品。”市民张女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强调市区繁华路段,散发传单的人最多,不仅给自己的出行带来不便,还影响逛街购物的心情。另外,她认为这些印制传单会浪费很多资源,影响环境卫生,又不环保。而市民马女士则很无奈:“传单递到你眼前了,你能不接吗,不好意思呀,但停下脚步多看一眼,促销员就会紧跟着你,让我觉得不自在。最要命的是一些美容店的服务员,如果不接受她们的宣传单,她们甚至会不停地说你的皮肤有哪些问题,必须得去做美容,才能调理过来。”
在不少被市民瞬间转手的广告单中,最让人心疼的莫过于一些制作精良的广告画册,这其中以家电、房产推介居多。一本成本价达好几元的宣传册,往往并未达到商家的宣传效果,就已经落入收废品者手中,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这些浪费的广告宣传册,其成本肯定也是追加到了产品的价格中,最终还是由消费者承担。”市民金先生感叹。

车主:怨声载道

在本市一些繁华地带道路交口,每当红灯亮起车辆停下时,就会有人手拿一沓广告单冲到马路中央,按次序在每辆车的雨刷器上夹一张。市民徐先生无奈地说:“停车等红灯时,也不管我们同不同意,总被人用这样的方式发广告单,很是令人心烦。再说,发广告单的人也太危险了。”据了解,交管部门对这一现象虽然进行过治理,但仍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发广告宣传单的人真是‘无孔不入’,每次车窗车门都被塞满,这几天天气阴晴不定,宣传单很容易粘在车门和挡风玻璃上,不得不去洗车房洗车。”车主郑女士说。

环卫工人:苦不堪言

街道上出现大量的传单让环卫工人忙碌不堪。一位在解放路从事清扫工作的环卫工人刘师傅,他告诉记者,商家这种乱发传单的行为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与压力,不是每一个市民都能将传单丢进垃圾桶,更多的人选择随手丢弃,这就导致他们前脚才清理完毕,后面又是满地被丢弃的传单。他说:“其他时间还稍微好些,一到了节假日,一些主要的商场门前传单满天飞,很多市民接了后就随手一扔,我们对这些重点区域每天不停地来回清扫,一天都不记得要清扫多少次了,反正只记得扫完不到一刻钟又满地都是,一天的工作量增加了几倍。”

执法部门:贵在自觉

传单以其费用低廉、接触人群广、通俗易懂的特点被许多商家使用。一方面商家靠自己的员工在门口散发,另一方面依靠中介找一些想要做兼职的人群。我市执法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漫天发放的广告单确实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目前,他们也正在对此加以治理,但由于发放广告单的人流动性较大等因素,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广告活动不得“妨碍社会安定和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而随意发放广告单,显然有违这一规定。
这位工作人员认为,要想杜绝广告宣传单造成的市容影响,一要靠市民的自觉性,收到广告宣传单后尽量不要乱扔,要减轻清洁工人的工作强度,养成人人爱城市的良好习惯。二要靠商家的自觉性,自觉取得相关部门的允许,在规定范围内发放,杜绝“不择手段”地发放或强塞给市民。他同时提醒商家:宣传应该采取更合理、更有效的方式,这样随意发广告而不顾消费者的感受,会让人对企业的印象大打折扣。

(记者 工力)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