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又到辅导班
在小玲的记忆里,三岁开始练舞蹈,整整三年,勤学苦练,略有收获,成为亲朋好友眼中妈妈的“乖宝贝”。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年暑假报班学奥数,曾经愉快的暑期生活被打破。
“刚开始那几年,感觉比较新鲜,每次都能学进去,这两年都有些麻木了,去年因为上不上辅导班这个问题还跟妈妈吵了一架。”小玲说,“尽管很不情愿,但看着妈妈操劳的眼神,最终迈进了奥数辅导班的大门。”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如果不能选择一所好的学校,未来就业将会很困难。因此,为了将来有一份稳定收入,只有让孩子好好学习。现在很多高中在录取时都要加考奥数题,所以,别无选择,只能让孩子选择上辅导班。说句心里话,这一切,还不都是为了孩子。”说着说着,赵女士饱含热泪,道出了自己的苦衷。
“网吧就是我的家”
随意走入市区街道的一些网吧,生意真是红火。暑期到了,很多在校生终日与网相伴,在空无缥缈的虚幻世界“畅游人生”。
家住解放西路的小赵,典型的“网吧一族”,父母均在南外环普国装饰城忙生意。暑期到了,在学校憋了一个学期的小赵如出笼的小鸟,整日泡在网吧,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
“平时,都在学校上课,家中唯有将近七旬的奶奶做伴。爸爸妈妈每天围着买卖转,很少回家。因此,一切基本上靠自己。”小赵简单介绍了成长历程,“这样的生存环境,我们班不在少数,在学校管得挺严,根本没时间接触网络,有的只是埋头苦学。现在放假了,大伙的目标就是网吧,网吧就是我的家。”
随着开学的临近,小赵说:“经过一个多月无节制的上网,眼睛模糊了,精神也颓废了,说话有时前言不搭后语,感觉干啥都没意思。现在一门心思就盼望着赶紧开学。”
孩子急需心理引导
家长应该如何为孩子合理安排暑期生活?山西师大教师教育学院的一位教授坦言,他在几年前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如何引导孩子们过好假期,不仅仅是家长的事情,更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规范指导。
“学校教书育人,同学们已经适应了学校的成长环境。一旦假期开始,离开学校,尽管时间不长,但宽松的环境使孩子们无所事事。因此,学校在孩子们离校时,能否对他们的暑期生活进行指导,搞一些暑期实践活动?”这位教授谈了自己的建议,“教育部门应该把学校的这种行为纳入章程,唯有这样,学校才会在假期开始前对学生进行一番正规的培训指导,以利孩子的健康成长。”
记者手记 孩子们每次暑假都在愉快地暗自勾勒暑期生活,但很多时候都是事与愿违——有的“被迫”走入各种辅导班,重新背起书包;有的无人监管、毫无节制,引起某些心理疾病……要在假期更好地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家长、学校、教育部门都要有所担当,要有步骤、分阶段地引导他们在社会熔炉中体验、成长,最终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记者 鲁剑)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