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短信扰乱生活
“我最恨诈骗短信,去年腊月,我妈就上了一次当。”在解放路开服装店的陈冬打开开话匣子。“由于要在年前存一批货,我那段时间经常往返广州和临汾之间。孩子放寒假了,在家没人照看,我和妻子就把我妈从村里接到家里来看孩子。”陈冬说,“记得那是腊月初二,我在广州进货,大概是早上8点半左右,我妈接到一条短信:‘爸妈,我在旅店住宿,钱包和手机被偷了,你迅速给我打1000块钱,这是一个朋友的账号……回家再说………情急之下,我妈给我老婆打电话,结果店里忙我老婆没接上,后来我妈就赶紧往那个账户上打了1000块钱。
下午我回来后,她问起这事,才知道被骗了,气得她一个礼拜都没吃睡好。”
探究内幕触目惊心
“咱们这里发一条短信大概收0.045-0.05元,一般一万条以下的活儿,基本不接。”该业内人士说。据了解,他们一般是通过网络论坛、QQ群等发布经营群发短信业务广告,一般都有“信誉”好的固定大客户,初次打交道的要先付部分款,收到短信后付全款,“信誉”好的老客户也可发完后付款。
3月9日,记者从临汾贴吧上找到了一个自称可以群发广告的“广告公司”,当记者伪装成一名商户致电这个“广告公司”时,一位自称高经理的人接听了电话:“一种是随机性的短信发送,你可以从某号段上的尾号001到尾号999中间任意选择你要的号码;另一种就比较贵了,因为是有个人信息的手机号码,你要发出去的80%是今年要考美术的学生或者家长。”听完高经理的话,记者不免有些疑惑,那些有个人信息的号码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面对记者的疑问,高经理扬言:“有人提供。”还自称他曾经帮我市一家家具城搞到了整个一个新建住宅小区所有住户的电话。
个人信息本该是个人隐私,现在却成为所谓“广告商家”的盈利商品,那么归根结底这些如此精准的个人隐私到底是从什么地方获取的呢?面对记者的再三询问,高经理直接挂掉电话,再拨打过去时已经关机。
法律空洞 多方关注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