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妈笑呵呵地说:“电视上宣传限塑令,咱知道了塑料袋有那么多危害,就尽量少用,尽量不用,顺手拿个袋儿,没多麻烦,不单单是两毛钱的事儿!”
没多麻烦!那有多少人会不嫌麻烦呢,有多少人会随身装个“袋儿”呢?
两毛钱的事!又有多少人会在乎,有多少人会为节省两毛钱,拒绝使用塑料袋呢?
近日,记者走近消费者,走近不同消费人群,了解他们“限塑”生活。
中老年:“省”字当头“有备而买”
见到李淑惠阿姨时,她正提着自制的布袋儿在超市挑选所需,记者便与她搭讪,从她的自制购物袋聊起。
“退休了,没事干,三天两头到超市,就拿家里的旧布自个儿拼接的,不用掏钱买了,省钱,还好用。”退休后,李淑惠主动承担起儿子一家的家务,饮食起居一应用品,缺什么少什么全由她来添置。所以到超市的频率多了起来。“一开始是儿子媳妇他们买,可每次都买回好几个袋子,回数多了,也不少钱呢。正好我也闲着,就不让他们买了!”李阿姨说。
每次去超市,李阿姨都会提前列出单子,缺什么买什么,还不忘拿上家里的旧塑料再出门,有时候忘了从家里带袋子出来,她甚至会决定暂时不买东西,改天拿上袋子再去买。
但后来,她又觉得这样只是减少购买了,家里的旧塑料袋儿总有用完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做。“以前大家买东西时不都是拿布袋儿、提篮子吗?”
她就开始留心收集了不少袋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做成了大小不等的各式袋子,并且专袋专用,买鸡蛋时用结实些的,买菜时用大点的。不仅她用,还专门给媳妇的包里也装了一个,以备用时之需。
“限塑令”颁布3年了。李阿姨说,“限塑”好,一是省钱,而且保护环境,虽然在“限塑”初期曾有过不适应,出门老是忘了拿兜,现在好了。“其实早在没兴塑料袋之前,人们买东西时不都是拿布袋和提篮吗?‘限塑’行动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绿色环保、价值回归的路啊。”
年轻人:政策在心头行动不相宜
“‘限塑令’颁布后,对我影响不是很大,而且据我了解,我身边的朋友都不会因为一个塑料袋两毛钱而影响购物。”高红快人快语,“我只是目睹了‘限塑’后我的婆婆和父母他们会精打细算一些。”
高红还清楚地记得,3年前,“限塑令”刚开始时,几个年轻的同事在一起议论时的情形。“大家一致为限塑令叫好、欢呼,七嘴八舌地‘揭发’塑料制品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环境的众多危害,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指出禁塑 令执行中的不足。对政策的了解和思考,估计年轻人是最多的。”
但是,却很少有人在行动上去践行。为什么呢?高红说,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购物随意性强而计划性差,需要购物时就立即去,一个袋子两三毛钱,年轻人没有几个会在乎。
高红对“限塑令”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只在消费终端进行限制既不合理,也不科学,所以效果不好是必然的。要从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进行治理,只有各个环节的费用增加,使消费者在使用一个塑料袋时所付出的价格高到足够让人们不能接受,人们才有可能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少年儿童:环保之心最纯洁
9岁的美美从小喜欢画画,父母便给她报了一个美术班,经过两年学习,现在已经可以用各种色彩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了。一天她在画报上看到一个限塑令的标志,就认真地画了下来,后来,妈妈给她讲解了这个标志的意思,美美就把这幅画挂在了自己的床头。没成想,她从此变成了一个“环保卫士”,经常监督批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使用塑料袋。在孩子的监督下,家长们都开始自觉拿起了环保袋,对塑料袋也尽量重复多次使用。
小学教师宋园表示,由于学校不间断地开展环境保护的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学生们接受了大量环保知识,再加上各种信息传播渠道不断增多,电视、报纸、儿童画报等信息使得儿童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和认识逐渐增多,他们有着鲜明的是非观,更容易自觉遵守规定、单纯地抵制危害环境的行为。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