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不想要玩具了,你早点回吧,回来送我上学………”张云端详着妻子儿子的照片,心里一股酸楚。
张云是大同人,今年32岁,曾经有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这一切的美好,都随着他染上毒瘾被击的粉碎,事业毁了,妻子带着5岁的儿子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而他则在临汾戒毒所强制戒毒……毒品的危害众所周知,但是以身试毒的张云更有体会,“染上毒瘾后,母亲的呼唤,妻子的劝说、吵闹、哀求都没能使我远离毒品。”如今的张云回想起吸毒的经历,觉得自己非常冷血,“没有人性,没有廉耻之心。”在戒毒所,张云靠书信和亲情电话同妻子、儿子联系,每次通话,张云能听到妻子的哭声,而张云的眼睛也不“听话”,老是红红红的再有十几个月,张云的戒毒期将满,“也许别人会复吸,但出去后,我肯定不会………”张云说,通过在戒毒所的生活,他重新燃起生的希望,他之所以愿意讲出自己的经历,是希望告诉人们以他为戒,远离毒品。
初次吸毒极度亢奋
张云当过兵,在部队他曾经是一名优秀的士兵。1998年年底复员后他被分配到某铁路公安处成了一名公安民警。2000年,张云下海做生意,凑了70余万元注册了一家公司,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开办了收售点。张云的创业之路并没遇到坎坷,一开始生意就很好,每年的盈利都在三四十万元。
“今天高兴,咱们玩一会儿。”其他4人掏出毒品开始吸。张云很警惕:“我可不玩,这东西害人………”张云下海前是公安警,经常接触这种案例,明白吸毒的后果,“你们也不能总是这个老样子………张云的劝说,遭到4人反驳:“你可不能这样说,你看到的都是吸海洛因,咱们这是新型玩艺,不上瘾,只在于娱乐,高兴的时候才玩,平时该干啥干啥,什么都不误。”“你也试试试,试一两口。”不住朋友地劝说,张云有些心动,不过他警惕性并没消除:“今天什么也不说了,我舍命陪君子,以后你们再别叫我了,就这一次。”至今,张云回忆起第一次吸毒的感觉,仍然清晰,“有一种麻木的感觉,舌头有点硬,吐字不清………”那次毒后,张云极度亢奋,3个昼夜难以入眠。3天兴奋期过后,张云整整睡了一天一夜,身上冒虚汗,他觉得身体快要虚脱了,“睡醒后还是什么都不想干。”又过了两天,身体才恢复了正常。
染上毒瘾后悔莫及
按照张云“只此一次”的想法,故事本该到此结束。但是一周后,他和吸食毒品的4人再次相遇。这次相遇,让他变成了实实在在在的瘾君子,静而幸福的生活从此被彻底打乱。再次见面后,他们问张云“第一次吸的感觉如何?”“兴奋过后身体疲惫。”张云答道。“走再吸两口………”他继续劝说。当时的张云虽然有过第一次吸食毒品的经历,但是并没毒瘾。正是这种体会导致他走上了歧途,“我感觉吸点也没什么事,最多缓两天就恢复了。”这次5人在宾馆的房间里吸了近3克冰毒、20克麻古。比起初次的一两口,这次吸食量大增的张云感觉比第一次更为亢奋,又是3天睡不着,打牌、洗澡、唱歌……3天他干脆不回家。妻子电话催他,他总是搪塞:“公司没人,我在公司住,看两天门。”这次吸食后,张云仍然以为休息几天就会没事。“现在想想,当时的想法过于天真,没想到那次后,我对毒品产生了依赖。”想起当初,张云有些悔恨。
前两次是别人约张云。此后,他开始主动打电话约朋友,从此他们成了“毒友”。转为主动吸毒后,每次吸毒毒消费的费用,绝大多数是由张云负担,“每次从买毒品到消费娱乐,5人得4000多元。”染上毒瘾后,张云再没心思打理生意,有人买车,全靠服务员,他根本没心思去谈,家里的事,他也不再过问。吸毒的频率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由开始的吸了睡不着,最后发展到每天得吸,不吸睡不着。
毒魔缠身挥金如土
妻子发现张云吸毒,是2004年初的事。那天妻子回娘家,返回来正好撞上他和几个“毒友”在家里吸毒。“一看我们在吸毒,她直接就掀翻了桌子,又打又闹。”妻子当时的话,张云至今仍记忆犹新:“再让我发现一次,这日子就不过了。”张云骗妻子他是第一次,并保证以后不再吸,才算平息了妻子的怒火。事实上,当时张云也确实下定决心不再吸了。但是这个决心,只坚持了一晚上,就被毒瘾击垮。
“第二天一起床,心里空空的,总感觉还有点啥事没办完。”于是他拿起电话打给朋友,“我一会儿就过去。”他骗妻子朋友有事他得出去一趟。张云又开始联系“毒友”,身上的钱两天就花完了,随后又给公司打电话,“有没有现金?”得知有人下午要来买车,出价11.5万元,公司要13.8万元,最后在张云的授意下以11.6万元的价格成交。这11万余元,不到半个月,便被他挥霍得一分不剩。
对张云的反常,妻子有所怀疑。2004年10月,平时并不过问公司事务的妻子突然到公司查看了车辆收售情况记录本,并发现了那笔11.6万元的亏空。面对妻子的盘问,张云坚称是朋友借走了,还嫌妻子管得太多。妻子的忍让,让张云更加肆无忌惮,他的生意也由坐等上门买车,变为电话推销,为了吸食毒品,赔钱也卖。11部车只有三四部车赚钱,到2006年底,车都卖完了,80%的卖车款均被张云挥霍一空。而这一切,妻子都被蒙在鼓里。虽然公司的银行卡由妻子保管,但是公司已难以维持的事,直到母亲发病,妻子才知道真相。2006年5月,张云的母亲生病住院,当时要交10万元的押金,妻子去取钱,发现取完钱后,卡上只剩下几千元。
面对妻子的盘问,张云没作解释,而是选择了逃避。母亲住院一天后,毒瘾发作的张云顾不上照顾顾母,就出去借钱吸毒了,“不吸就没精神。”这一走,直到母亲离世,张云再没露面,而且对妻子的电话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尤其是正在吸毒品的时候,电话一响心里就烦得不行。有时候,干脆就直接挂掉。”2007年8月4日,他买断工龄,拿到20多万元后,整天吸食毒品。8月9日,他正在吸食毒品的时候,妻子打来电话:“你不顾我和孩子,连你妈也不要了?回来一趟吧,看看妈。”“忙完就回去了。”张云说,当时他什么也顾不上,一心想吸好了再说。
当张云吸完往家走时,电话再次响起,这次传来妻子的哭声:“你快回来吧,妈不行了………等他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离开了人世,但眼睛仍然大睁。
“母亲临走前一直念叨着我的名字,她是死不瞑目啊。”说到此,张云声音哽咽。
虽然,当时张云极度悔恨,但毒瘾似乎更占上风,在办理母亲丧事的几天中,他仍然坚持每天吸毒,“不吸就没办法办办母亲的后事。”“等妈的后事办完后,你吸你的,我领着孩子走我的。”妻子的话,母亲的呼唤并没挡住张云的吸毒之路。
决心戒毒重新做人
母亲后事办完后,妻子忍无可忍和张云分居了。张云的公司垮了,失去了经济来源,毒瘾又戒不掉,他就开始变卖家产,能卖的都卖光后,就四处借钱。“说是借钱,其实就是骗。”张云说,骗亲戚、骗朋友,只要能拿到钱,能骗的都骗。到2010年,张云除了几位“毒友”之外,再没任何朋友,亲戚也只有姑姑还搭理他。自从他吸上毒后,到姑姑家借钱他总是编出各种理由,为此姑姑和姑夫经常吵架。
妻子看不下去,找到了张云的父亲。父亲设法将张云骗到家里,关了一天,不让他出门。毒瘾发作让他难以自控。父亲从背后抱住他想把他留住,张云却把父亲摔开,父亲的头碰到门上,血流如注,张云拉都没拉拉父一把,摔门而去。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张云觉得自己当时没有一点人性。
2010年10月24日晚,姑姑打来电话,约张云去家里。姑姑语重心长地说:“你走到今天这个地地,什么都没有了,天气这么冷,你父亲这两天每天在市里找你,母亲去世你已经留下遗憾,不能在父亲身上再留下遗憾,你应该去见见父亲,总会有办法戒掉毒瘾的。”那晚的谈话,张云记忆深刻。“你要还有点良知的话,26号等我电话,咱们一家人一起坐坐。”张云临走时,姑姑下了这句话。
26日,姑姑再次电话约张云。张云到姑姑家时,父亲、妻子、儿子、姑姑、姑夫都到齐了。“你不要再吸了,我们全家人的愿望就是你戒掉毒瘾。”姑姑说,“你自己想一想,戒还是不戒,要戒,,就戒毒所呆两年,要不戒,就是死路一条,你好好考虑考虑。”“让我想想………”张难以决定。“只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考虑,如果考虑不好,以后各不相干,我没你这个侄儿,你也没我这个姑姑。”“我也没你这个儿子。”父亲也插话道。
进戒毒所快一年了,张云已不再对毒品有依赖性。儿子也5岁了,越来越懂事,经常会问起爸爸,妻子总是骗儿子:“爸爸给你挣钱去了,回来给你买玩具。”今年6月初,张云给儿子打了一通亲情电话,儿子说:“我不要玩具了,只想让你早点回家,送我去上学………妻子在电话告诉他,儿子大了,已经上幼儿园,什么都懂得了,学校的小朋友说,没见过他爸爸接他,“你是不是没有爸爸?”儿子为此和小朋友争得面红耳赤。
前段时间妻子来信:“我本来打算去临汾看你的,可现在儿子上学了,没时间,又没钱,我也没办法,知道彼此都好就行了,省下的钱给儿子买点吃的、用的,希望你能理解………自从妻子给他寄了照片后,张云经常看着妻子和儿子的照片流泪,他恨自己走过的路、做过的事。
采访结束时,张云表示,希望通过本报提醒更多的人,慎重交友,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文中张云为化名)
【责任编辑: 卫淇】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