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看上去很美其实心里头很酸

2011-08-23 10:3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时下,团购“风靡一时”,占据了网络购物的半壁江山,成为很多年轻人“拼”生活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但产品的“名不副实”以及购物过程中个人信息的泄露也越来越越受到网购顾的关注。
25岁的辛女士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前两天她刚刚刚几个朋友在临汾某团购网站网购了几张去豫西大峡谷的电子券,玩得还挺开心。“如果在旅游社组团的话需要318元,而团购只需要268元,省了50元。”辛女士满心欢喜地说,平时团购的东西也比较多,涉及到电影票、快餐等诸多方面。
有一次,辛女士仅花了18元钱,就在某KTV欢唱了3个小时,另外还获赠了一份爆米花、一份果盘。“这么好的事情哪里去找呢,所以我时不时地都会关注团购,生怕错过好机会。”但是每次团购前,辛女士并不是草草了事,而是会仔细阅读团购的截止日期、地点、评价等,这样才能保证团购的顺利进行,以免上当受骗。
“团购便宜,比一般的网上购物还便宜!”“买的人多了还包邮!最重要的是省去了逛街的时间,还不累!”“产品丰富,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很多都能通过团购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团购确实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然而,也给部分市民带来了陷阱,同时出现的不少弊端也显而易见。
“前半年,我在网上团购了一件连衣裙,现在都压箱底了,一次也没穿过。”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在浏览网页时她看见了某网站团购的宣传广告,由于网店在搞活动打折,还有秒杀活动,就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并秒杀成功。虽然几天后就拿到了自己的衣服,但由于质量问题一直没有穿。“当时没想别的,就想这么便宜,也没考虑到以后会不会穿,我朋友中有很多像我这样的情况。”
无独有偶,也有市民遇到这样的情况:自从一次团购后,就接二连三地收到莫名其妙的短信,有推销房子的,有办假证件的,还有让往一张银行卡里打钱的。
“有时候半夜两三点钟还有,弄得我都不能好好休息,我都想过重新办张手机卡。”李先生苦恼地说,由于怀疑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他还曾致电团购的那家网站,网站人员称,在他们那那消费者的信息是被严格保密的,只有负责该业务的人员和网站的高层管理者才有权接触到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对此,李先生有些郁闷。“团购本来挺方便的,可这么一弄,团购热情被熄灭了不少。”
接下来的事情,更是让李先生哭笑不得。前不久,李先生在团购网上订了3份湖南菜,准备在周末和朋友放松一下,顺便体验一下团购午餐的服务。“看到平常一份卖100多元,而在网上只要40多元就可以买下,当时就约了朋友一快去。”按照商家的短信提示,李先生和他的朋友便于中午来到了这家团购网的实体店。但后来发生的情况却令他和朋友有些失望,自己带的酒水被服务人员要求留在车上。
而菜的质量也没宣传的那么好,图片上的菜,荤多量大,但上来的菜却是素多量小。“吃完了也没感觉,又在店里叫了一些,一顿饭下来也是200元左右,没便宜多少。”李先生只能自认倒霉。
针对以上出现的现象,网购达人在此提醒:在消费时一定要冷静,不要看到便宜就买,要想想自己是否需要,不要因一时冲动造成资金的浪费;再者,在选择商品时一定要货比三家,仔细阅读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说明。最后,在购买商品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便透露。团购时要“擦亮”眼睛,才能认出这“诱惑”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记者 裴斐斐 实习生 刘芳)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