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4 15:59: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张莹超) 辛苦干了快一个月,自己还搭上电话费,结果却找不到了相关负责人,准大学生王冬冬(化名)遭遇了这样打工被骗的经历。伤心过后,他只好自我安慰“就当自己买了教训”。8月22日,遭遇受骗的王冬冬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
王冬冬今年参加高考,报完志愿后,便到城里想找一份短期工作来做,一来可以打发这段无聊的时间,另外还可以通过打工自己积攒一点零花钱。王冬冬便通过上网,查询到一所来自山东的高校在我市设立了招生代理,目前正在招工作人员,他便取得联系,在简单的口头协议后开始了工作。
按照口头约定,招生代理每天会给王冬冬一份高三考生通讯录,上面有电话和QQ等联系方式,王冬冬每天只需要负责给这些考生打电话进行招生宣传,底工资800元,另外再加招生提成。王冬冬满以为找下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每天都会高标准完成工作。
“已经一个月了,本以为可以领取工资了,结果到办公地点一问,没人了。”王冬冬沮丧地告诉记者,这个招生代理在一宾馆房间里,当他去找代理人领取工资时,服务员告知,人家已经退房。这下王冬冬懵了,这一个月白忙活,同时他立即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当时第一感觉就想到自己被骗了,电话也打不通,找不见人了。”王冬冬无奈地说,他通过多种途径来打听,但都无果而终,最后只好安慰自己,“白干一个月,全当买了经验教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年假期都会有不少大学生打工被骗的事件,诸如王冬冬的遭遇不在少数。“都以为是短期工,不会签订合同,大都是口头协议,一般维权很困难。”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专家刘丽分析说,这都是盲目和无知所造成的后果,大学生假期找工作首先要擦亮眼睛,找正规的用人单位;其次要有法律意识,签订书面劳动协议,在碰到自身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可以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责任编辑: 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