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钱”的效应

2012-02-10 11:4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今年27岁的茹向辉从小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以做豆腐营生,一家人生活得很拮据。在他的记忆里,父亲常年药不离口,长年累月的医药费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生活的艰辛和四邻八舍的热心肠成了茹向辉善举的“启蒙老师”,感恩的意识从那时起就一直深深印在他的记忆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茹向辉和姐姐一边读书,一边帮父母做家务。
2008年11月,茹向辉在市区解放东路租住了一间民房,成立了属于他的送水站。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尧都区慈善总会举办爱心活动,于是便突发奇想,决定将自己送水受益的一部分“两角钱”捐助给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自小艰辛的生活环境与周围好心人的帮助,使得他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这样“两角钱”的捐助活动,一做就是三年。
来到茹向辉的工作桌前,不大的本子上,详细地记录着2010-2011年的销售数据,“2010年1月3日60桶、1月4日59桶……两年来桶装水总计销售12000余桶。”在字里行间,记者感受到他所做的公益事业,所承载的是他对社会的情意。
这12000桶水包含着茹向辉多少汗水与辛劳,上万次的风雨兼程与汗水洗礼。他默默无闻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茹向辉租住的另一间房内,记者看到堆着很多废旧的塑料瓶。“那是我在路上随手捡的,这样做不仅保护环境卫生,而且也锻炼了我的腰部力量。我将这些钱积攒起来,还可以捐给慈善总会。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茹向辉开心地说道。
平凡而又伟大的点滴捐助,感动着很多人。“两角钱”对于一桶水所挣的钱来说,除去房租、劳务费等开支,几乎所剩无几。对于坚持三年多的茹向辉实属不易。
在2011年的一次送水中,茹向辉偶然结识了一位尧都区政府工作人员。相处的时间久了,这位工作人员被他的点滴举动与朴实热情所感动,因此决定以茹向辉的名义为一名贫困生资助四年的大学费用。当茹向辉听到此事时,当即拒绝了。后经过这位工作人员的再三恳请,茹向辉才同意他以实名制与尧都区慈善总会签署了定向资助协议。
“两角钱”的效应如此之大,茹向辉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各行各业的人。通过送水萌发了他创业的想法。朴实善良的茹向辉怀揣着不怕吃苦、敢于挑战的想法,在两年的时间里,将送水积攒下来的钱继续投资,代理经营净化水器。
“跟着社会的发展走,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从去年开始受社区投卡取水和净水器的影响,桶装水的生意处于下滑状态。生意不好做,这也代表着我所捐助‘两角钱’的数量会因此减少。我选择变换思维,在继续销售桶装水的同时,初步了解净水器的种类。”去年10月份,茹向辉外出考察市场后决定将自己仅有的一些积蓄拿出来做起了净水器代理销售。
为了节省路途的开支,茹向辉来往安徽的火车票竟购买的是站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与安徽某知名净水品牌合作,成为我市总代理商。
在茹向辉的眼里,国家以“十二五规划”作为发展的构想,他自己也为其量身制定了五年的计划。“‘两角钱’的捐助活动,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我的创业项目也一定会干得风风火火,为慈善事业尽更大的力量。”
 
记者 郭秀婷 祁欣
 

  【责任编辑: 】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