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赵京红)“叫阿姨。”“阿……姨。”“今年几岁了?”“我今年……5……岁。”
这是一群特殊的儿童,年龄都在2周岁~7周岁,他们从一生下来,或者因为后天的疾病造成他们听力问题,需要佩戴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来帮助他们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然而这些设备只是能帮他们加强听力,却不能让他们恢复像正常人一样的听力。
“我们有幸接触到这些孩子,他们从一开始一个字的喃喃发音到几个字,我们通过努力,能听到孩子们学习发音,并使他们融入到学校里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这是我们感到最幸福的。”金太阳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王丽萍一脸笑容。当正常孩子第一次叫出爸爸妈妈时,孩子的父母都很开心,可是这些孩子叫出爸爸妈妈却要付出比正常孩子百倍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听力不只是大声的说话就能听见,而是佩戴助听器要逐字逐句的不停地重复训练。
8月18日上午,书荣大酒店6楼会议室座无虚席,这里坐满了来自各县(市、区)的200余名听障儿童和家长。康之声听力康复有限公司邀请北京听力协会、峰力听力(中国)有限公司在这里举办“同一片蓝天”聋儿家长联谊会。此次活动旨在配合“七彩梦贫困残疾儿童救助行动”,大力促进听障儿童家庭康复事业的发展。
人一出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家庭,第一位老师是父母,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具有奠基作用,对人的社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听障儿童家长是否具备必要的康复意识和康复技能、是否懂得在家庭教育中主动为听障儿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直接影响着听障儿童的未来。
上午11点,来自北京的康复专家对200余名聋儿家长通过听觉系统生理和耳聋分类、人工耳蜗技术、人工耳蜗植入流程等几方面给家长及老师进行科普及讲解,现场进行了这些高端家庭康复产品的观摩教学。
“同一片蓝天”康之声、峰力聋儿家长联谊会,面向社会,整合听力行业资源,给需要康复的家庭提供有效的康复器具、有效的康复手段和方法,以听障儿童家庭帮扶计划康复为主体,展开多样活动帮助听障儿童家长进行康复教学公开课,让教师和家长进行观摩,帮助家长了解康复机构的教学,并针对家长的心理问题、康复教学理念、核心康复方法进行培训。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