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8 08:2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李媛)王老汉今年已八十高龄,老伴已过世几年,膝下有二子,大儿子王某某,在政府机关上班,小儿子王某,在村务农。王老汉含辛茹苦地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万没想到两个儿子因赡养老人产生极大的矛盾。
王老汉伤心无奈之下一纸诉状把两个儿子起诉到法院。曲沃县法院安居法庭的法官接到案件后,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特事特办,马上去看望王老汉,了解基本情况。村里的街坊邻居有的说老大的不对,有的说老二的不对,众说纷纭。面对无人照顾老人的境况,法官按照王老汉的意见,先把其送入敬老院生活,然后再听取老人的意见。接下来几天,法官又分别通知大儿子、小儿子来法院,二人言谈当中大肆谩骂对方不赡养老人,全然不顾兄弟之情,双方矛盾积怨极深。同时兄弟俩面对法官问话时均是冷面冷脸、冷言冷语,说话中透着一股不屑的神情,不相信法院能够把这起家庭纠纷办好。但办案法官并未因此而放弃努力,通过对双方当事人、所在村委、邻居、当地德高望重的人的走访了解,基本明白了案情。
原来王某某在政府机关工作忙,几十年来对老人照顾很少。王老汉一直随王某在农村生活,生活费和医疗费等花销基本都由王某负担。1991年,兄弟俩因二老的赡养问题达成协议,约定母亲跟随王某某生活,父亲跟随王某生活,后事各自安排,但双方没有实际执行。诉讼中,老大王某某主张,现母亲已过世,对于父亲主要由老二王某赡养,自己只承担次要义务。老二王某主张,协议并未执行,二老一直随其生活,自己几十年来承担了二老的绝大部分费用,母亲现已过世,老大王某某应承担主要赡养义务。
为了顾及兄弟情分,法官不厌其烦地叫兄弟俩坐到一起调解协商,法官不论怎样说服,二人就是达不成协议,常常是一见面就翻旧账大吵大闹,调解未果。法院综合考虑后,最终下达了判决书,王某某和王某以六四开分担老人的生活费用。案子下判后,二被告均不服判,特别是老大嫌自己承担的多,提出上诉至临汾市中院。市中院审理后,下达终审判决,驳回起诉,维持原判。二被告表示服判息诉,双双来到法院,按判决书要求支付了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费、医疗费和其他费用。
日前,王某来到法院送来了一面写有“敬老爱民模范”的锦旗,感谢法院的公正审理,既顾及了兄弟家庭情谊,又妥善化解了矛盾纠纷,表示今后一定要把老人照顾好,请法院放心。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