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打算

2013-01-01 09:2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公交司机:陪着家人逛公园

2012年12月27日,记者在临汾公交公司见到了刚交接完班的司机孙晶,她正在打扫车厢准备下班。“新的一年您有什么打算和愿望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她笑着说:“愿望当然有啊?有好多愿望呢……”“比如,我希望工作更上一层楼;我的服务能得到更多群众的认可……”孙晶一边想一边说,还有个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能陪着爱人和孩子逛一次汾河公园……”说到这里,她开朗的微笑变得有些牵强,眼睛里泪水在打转。原来,孙晶已经在公交公司工作了12个年头,她和爱人都是公交公司的驾驶员,每天基本上是早晨5时许出门,只有晚上才能见到孩子。“咱们汾河公园都建好这么久了,我们都没带孩子去玩过……”孙晶说。

孙晶驾驶的是1路公交车,她爱人驾驶的是22路公交车,有时候在重叠的那一段路就能看见对方,而他们只能用喇叭相互问候一下。当路过学校的时候,看见路边接孩子的家长,她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愧疚和酸楚。

和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和孩子一起去逛逛公园……这些平凡的小事,对于公交公司的双职工来说,却是一种奢望。接送孩子、开家长会等等,在他们眼里似乎都很难实现。

新年之际,祝福那些在忙碌中付出的所有劳动者们。(记者 郝海军)

小学校长:让学生放飞梦想

李敏,尧都区铁十五局学校校长,她的新年愿望很朴实,就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学校周边的交通环境能够得以改善。

该学校位于尧都区五一东路,属于城乡结合部,生源主要来自周边的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远离市区,附近的道路坑坑洼洼,雨天一片泥泞,晴天尘土飞扬。

“我们学校周边交通环境差,这个问题相信政府很快就能解决,但是一些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就得加以重视。”李敏忧心地说,生活习惯关乎着孩子的一生,对他们以后的升学、生活甚至就业都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孩子父母在临汾做生意,对他们的学习不够重视,造成孩子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对待课堂作业敷衍了事、书写潦草;还有的孩子生活习惯差,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弱,劳动意识不强……“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长期不良影响。”李敏说,希望家长和老师联起手来,让孩子们尽快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惯,争做文明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记者 苏亚兵)

楼长:当好居民贴心人

“2013年转眼就到了,作为一楼之长,我要加足马力,继续站好楼长的岗,继续当好孩子王,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卷起袖子好好干。说起新年的愿望,陈桂香信心满满。

68岁的陈桂香,是尧都区车站社区铁路大宿舍五道庙小区2号楼的楼长。

和谐社区是我家,社区和谐靠大家。陈桂香说,楼里住户和谐相处,大家互相帮扶,身为楼长,她感到非常欣慰。

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广大住户服务,每次从社区领导那里领到新任务,学习到新政策,她都会在第一时间把新精神带到每一位辖区住户的身边。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户摸底登记时,当时工作量挺大,为了能按时保质地完成社区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我拿上登记表,一户一户地进行摸底、登记,生怕把谁遗漏了,耽误了老百姓的民生大事。”陈桂香说。

大手拉小手,关爱下一代。在居民眼里,陈桂香是心系大伙儿的好楼长。在孩子们眼中,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孩子王。

“每逢寒、暑假期间,我们都会带领孩子们参加社区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组织孩子们参加公益活动、义务劳动;为一线铁路职工送绿豆汤;开展安全法规讲座……在全社区掀起‘创建和谐小区争当优秀小公民’的热潮。”陈桂香说,通过每次假期活动,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重要的是,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更加懂得了父母工作的艰辛,也学会了更加珍惜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党和政府的关怀就像一股甘甜,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新的一年里,我也祝福所有的老年朋友们,身体健健康康,心情快快乐乐,活出夕阳的别样风采。”陈桂香笑着说。(记者 成华)

退休职工:用舞蹈快乐他人

在临钢有一位退休职工,她带领大家跳舞、义务演出,又带领大家向贫困山区捐衣物、献爱心,她就是杨宝华。

杨宝华今年61岁,退休后得知社区内经常有老年人跳舞健身,便再也坐不住了。她来到社区广场上,看到大伙跳的并不是舞蹈,而是健身操时,她就开始教大伙跳舞。当时跳舞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后来,有人找到我,让我们排练节目,外出表演,这件事给了我启发,之后就有了‘彩虹艺术团’。”杨宝华高兴地说。

“做好事、献爱心,我们只是刚刚开始。”杨宝华说,2012年11月,是她们第一次献爱心。当时,中国儿童基金会、市妇联及恒源祥开展了恒爱行动,寻找百万爱心父母为孤残儿童编织爱心活动,艺术团的老年人们积极参与,用自己的双手义务编织“爱心毛衣”。12月,当杨宝华意外得知贫困山区和艾滋病儿童的父母缺少过冬衣物后,又发起了募捐活动,得到大伙的积极响应,短短几日,就捐出200多件过冬衣物。

她说:那些伤残、贫困的人得到了关爱,而我们得到的是快乐,今后我们会做更多的好事,把爱心洒向每个需要关爱的角落。”“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保留以往的成就,多排练几个好节目,准备去贫困山区,去敬老院演出。我还要改进广场舞,让广场舞可以放到舞台上去跳。”杨宝华满怀信心地说,笑一笑十年少,跳一跳精神好,天天锻炼身体好,户外活动心舒畅。生命在于运动,新的一年里,我也希望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多锻炼身体,多做好事,感受生命的愉悦。”(记者 田志华)

足疗师:想开一间足疗店

“我希望明年多挣点钱,争取早日开一间属于自己的足疗店。”25岁的杨真是一家足疗店的专业足疗师,想想当初只身从云南来到临汾打拼至今已有6年时间。6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她从茫然无知到今天的高级技师,其中经历的辛酸从不为人知。

初到临汾时,工作的不顺让杨真明白,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可以让自己长期地在竞争中生存下去。2006年经过朋友介绍,她在太原千字莲培训基地经过专业培训和3个月的实践学习,终于考取了技师资格证。起初开始学习时,由于按摩主要是手部用力,经常一天下来,手都肿得拿不动筷子。从初级技师,到中级技师,再到高级技师,杨真经过不懈地努力才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蜕变,只有手指上厚厚的茧才能反映出她的艰辛。2009年。杨真通过学习和培训取得足生堂中医反射疗法资格证,由于出色的手法和技艺,年纪轻轻的她便在全国连锁的足疗店做了技术指导。眼看着身边的朋友相继走入婚姻的殿堂,杨真也想结束多年的漂泊生活,过上稳定的日子。

如今,杨真在一家连锁足疗店工作,乐观开朗的她希望来年可以遇到自己的姻缘,并且继续攒钱为以后的事业储备资金,早日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店。(记者 曹晓红)

的哥:争取评上“百星”车

“新房虽然还没有付清全款,但毕竟已经拿到了钥匙,经过简单装修,现在基本上已经能够入住了。”28岁的乡宁小伙贺二虎,从1999年来到临汾上学,至今已经有13年的时间了。在这13年里,他毕业就业、娶妻生子,如今还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回想起自己几年出租车司机的经历,贺二虎坦言,虽然的哥生涯伴随着很多不被理解,但是却让他快速了解和融入了这座城市,驾驶着心爱的出租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他看到了临汾日新月异的可喜变化和进步,更一点一滴在感受着这个城市及市民的温暖。“从乡宁来到临汾,我的进步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贺二虎说。

“我的车虽然还不是‘十佳’、百星’,但我的车绝对没有违章和顾客投诉,明年我要继续保持。”贺二虎一边娴熟地驾驶着车辆,一边告诉记者,他驾驶的是春秋出租车公司的晋LT5117出租车,一直以来,他都按照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更好地服务乘客。

“新的一年到了,我的目标就是要比去年有进步。”贺二虎说,接下来的运营过程中,他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公司的相关规定,在车容车貌上下更大的功夫,同时在如何为市民服务上做更多文章,用心与乘客沟通,为他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争取明年能够评上“百星”出租车称号。(记者 卢凯)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