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语:近年来,广场舞以迅猛之势席卷大江南北,由于其不受场地、舞种等限制的“草根”特性快速在城市和乡村生根发芽,不仅助推了《最炫民族风》等一众“神曲”的家喻户晓,也带火了“广场舞大妈”这个新兴团体。
大妈们通过跳广场舞健体、健心、健脑、健美,而“被抛弃”的大叔们也在各自“忙活”着: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学无止境、发挥余热……让我们走近身边的大叔们,看一看在大妈去跳广场舞的日子里,大叔们是如何乐享晚年、老当益壮的。
策划人 崔敏
大妈广场“蹦擦擦”大爷户外健身忙
时下,不论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暴走,还是“无处不在、整齐划一”的广场舞,毫无疑问,在“群众文化建设”的大旗下,大妈们真的很忙。然而,作为相濡以沫的老伴儿,大爷们也没有闲着,骑单车、练太极,户外健身等各项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老乔,65岁,7年前就加入了户外骑行行列,成了一名老年“驴友”。“我一直酷爱户外运动,早就把骑行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了,之前还骑车去过北京和山东。”老乔说,退休后,骑车就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日程。每天早上六点半,他都会雷打不动地邀一群老哥们带足装备从滨河公园出发,开始一天的“骑行之旅。”
“老伴每天和她的老姐妹跳广场舞,我也不能在家闲着啊!每天骑完车,大家就坐一起聊聊天,说说笑笑,心情也越来越好了。”老乔开心地说。
年近古稀的闫福是个地道的太极拳爱好者,和老伴热衷于喧哗热闹的广场舞不同,他更喜欢这种安静悠闲的锻炼方式。
“我之前身体不是很好,打了十多年的太极拳,身子骨倒比以前硬朗多了,生病次数少了,免疫力也增强了。”每天早上,闫福和拳友们相聚鼓楼广场,有板有眼地打上几遍太极。
老头老婆齐上阵,激情共跳广场舞。谈到老伴儿热衷广场舞,家住钟楼小区的邢立退休之后,几乎变成了“宅男”。
“起初,我并不喜欢运动,平常也就在家里看看电视和报纸。后来,在老伴儿的‘细心开导’和‘生拉硬拽’下,我也走出了家门,成为了广场舞大军中的一员。”邢立说,不跳不知道,一跳停不了,广场舞的激情着实吸引了他。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老两口的晚年生活也变得更加绚烂多彩。
记者 成华 实习生 遆舒婷
老人爱好“文艺范” 欢乐常在“不缺席”
如今,各种各样的广场舞掀起了炫舞“狂潮”。尤其是夏季来临,大妈们纷纷聚集在大小广场上乐此不疲地舞动着。但是,不难发现,人群里难觅大叔们的身影。那么,大叔们都在忙些什么?正在福利巷一家商场门前“热舞”的石大妈说,她今年61岁,老伴儿65岁,她出来跳舞的时候,老伴儿就和朋友们在小区里下棋。
“我平时就喜欢下棋,尤其是去年她爱上跳舞之后,我花了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棋艺,开始的时候我的名气在朋友圈里不值一提,现在可不同往日了。”石大妈的老伴儿李大叔笑着说,他每天和邻居玩象棋成了最快乐的事情。
而家住解放路桥东头的左先生则对书法情有独钟,楷书、行书、草书,各种字体都写得有模有样,在邻里间算是个名人,很多人都见识过他的书法“作品”。“他就爱好这个,一进书房没几个小时停不下来,还经常和好友们外出切磋,不断学习,我平时和邻居们跳舞、踢毽子,也十分有意思。老了老了还能咋,活个新鲜、活个高兴,我们老两口真的是开心……”左先生的老伴儿说。
因为爱好书法,不少亲友都会来家里请左先生写对联,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他从未拒绝,而是认真完成每一幅作品。当有小同学来求字,他更是有求必应: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是最应该去关注的事情,从小培养他们对书法的兴趣很重要,这样传统的书法艺术才能够传承下去。”记者 梁娟
老年大学圆我梦 快乐生活更充实
“像我们这代人上个中专、大专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没几个上过大学,现在上老年大学也算是弥补了我年轻时的遗憾了。”7月28日,记者在尧都区老年大学,见到了今年已79岁高龄的大学生景正中,他幽默地说:我叫景正中,不偏不斜正好‘正中’……”
在谈到为什么要上老年大学时,景正中打开了话匣子。“上大学是2008年。那时候退休在家,每天闲余时间很多,后来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我对上大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还别说,幸亏来了……”
景正中说,“学校给我们开设的这些课程都是免费的,还有专业的训练场地,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来‘报考’呢?我就只负责高兴,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全身心释放。”景正中说:我从不落课,这多亏家人的支持,我们这学期有13门课,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课程,我主攻的是书法和绘画。”老年大学带给他的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精神陶冶。
景正中的爱好可谓五花八门,除了书法,学校所开设的其他课程,他都乐于参加,比如,时事政治、国际政治、军事地理、传统文化、养生保健、空中旅游等,通过重温大学梦,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充实了,可能有人会说年纪这么大了上大学没用,但学习本身就是快乐的。” 记者 亢亚莉 实习生 黄欣欣
老当益壮雄心在 一片丹心夕阳红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年岁虽老而心志犹壮,即使白了头发也不改变初衷’……”见到崔学智时,他正在初三的课堂上讲解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声音洪亮、言辞睿智、满怀激情,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被他带进了千年前高雅宏大的宴会现场,亲眼目睹了传说中雄伟壮丽的江南名楼。
现年66岁的崔学智已从襄汾县贾罕中学退休多年,将近40年的人生都奉献给了基层教育事业,如今早已是桃李满天下,且多次获得“校优秀教师”、乡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因为他工作出色,并且在众师生间的口碑良好,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所在学校再次送来“请帖”,希望他能返聘归校继续任教。
“我还没到安心养老的阶段,钻研了半辈子教学技巧和育人经验,希望还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给我的学生和年轻教师一些实践上的指导。”崔学智说,现在老两口的生活平静安然也充满干劲,每天他备课、上课,老伴儿则去广场上跳舞健身,欣然加入了“广场舞大妈”的行列。
提起居住在莲花池一巷的刘有光,附近的居民无不点头称赞,夸其无私勤劳热心肠。年近70岁的他退休后,多年义务承担起小区花坛打理和保洁工作,对小区绿化和环境美化功不可没。
“每天看到整洁的花坛和四季应时盛开的鲜花,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感觉整个小区都充满生命力。”小区居民岳女士说,每年开春都能看到刘有光忙碌的身影,撒籽、施肥、除草、浇水,把花坛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根据花期科学种植,保证一年四季都有应时鲜花开放,非常敬佩这位无私奉献的老人。
“孩子们担心我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多次劝我放弃管理花坛,但是能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感觉累点也值得。老伴儿每天去鼓楼广场跳舞,健身又散心,我每天打理花坛活动一下,也是两全其美的事。”刘有光笑着说。
记者 崔敏
老人“消遣”需谨慎 力所能及勿逞强
无论是大妈们跳舞,还是大爷们锻炼,老年人都在享受着晚年的快乐生活,在花样繁多的“锻炼”中,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体条件,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状况”。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在“三伏天”这样持续的高温状态中,年轻人都有点吃不消,更何况是老年人。那么,一般进入老年之后都会出现哪些常见的疾病呢?
临汾心脑医院专家杨振业表示,一般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有四种: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现在的天气状况本身就不适合户外运动,但是有些老人却闲不住,比如‘三伏天’里一些人还聚在街边下棋、打牌,甚至进行骑行等高强度的活动,这期间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的话,会出现供血不足导致晕倒,或者也可能由于情绪紧张,使血管痉挛,从而诱发高血压、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疾病,因此在进行户外锻炼时,老年朋友应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避免因过度锻炼而突发疾病。”
杨振业建议广大老年人,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如没有长期运动基础的老年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甩手或慢走等方式,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骨骼和关节的灵活度、愉悦身心的效果,有长期运动基础的人可以适度选择强度大的户外运动。
“老年人在退休之后一旦闲下来,尤其是男性,会有很强的失落感,曾经拥有的社会价值感严重丧失,而在家庭内的功能相对较差,由此而引发了各种心理焦虑,从而更加依赖另一半,然而大妈们却正好相反,家庭中的功能占有很大一部分,在完成家庭责任的同时可以有时间拓展自己的娱乐范围,这样就可能导致老年男性长期孤独以致抑郁症的产生。”临汾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段慧萍建议老年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照顾好自己,有一个快乐的心情才能有无限美好的“夕阳”生活。
记者 潘华玲 实习生 梁丽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