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翅虽好人难安 严把产品入市关

2013-01-29 08:48:51 来源:临汾新闻网

舌尖上的美食,一直是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近日曝光的假鱼翅事件,让每年过年朋友聚会中都会点鱼翅菜品的郑珍犯了难,听电视上说,有些鱼翅是假的,饭店里的鱼翅能放心食用吗?”针对郑女士提出的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1月22日上午,记者走访我市尧丰市场、贡院街菜市场,试图寻找鱼翅踪迹,但一无所获。在贡院街菜市场一家水产店里,一女店主听说记者要买鱼翅后,提醒道:你不看电视啊,电视上都说了,有的鱼翅是用明胶做的,可不敢吃啦!”在广宣街菜市场,记者看到一个店面招牌上密密麻麻印制着所售产品,其中就有鱼翅这一类,当记者询问有没有鱼翅时,店主表示:自从电视上曝光后,我们已经不卖鱼翅了。”而在一家干货店里,当记者询问有无鱼翅时,工作人员很爽快地回答:有。”并询问记者是自己食用,还是给酒店购买,并称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中午时分,记者致电我市蜀香居酒楼,以需要订一桌酒席的理由询问客服人员,是否有鲍鱼、鱼翅类的菜品,该客服人员表示,有鲍鱼,但没有鱼翅。

在位于广宣街的地矿大酒店,记者以同样的方式对客服人员进行了咨询,我要定一桌年夜饭,不知道鱼类的菜品都有哪些?”客服人员表示,根据价位的不同,各类套餐中的鱼类品种也不同,记者询问是否有鱼翅、鲍鱼时,他表示年夜饭只有固定套餐,而套餐中并没有记者要的鱼翅类菜品,但表示,除了套餐外,单品有鱼翅售卖。

“听说现在假鱼翅很多,你可不敢给我假的啊!”记者提醒。

该客服人员表示,酒店在选择海鲜类产品供应商时,都会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和检验报告,采购渠道严格,鱼翅原料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当天下午,在秦蜀路的一家报亭前,几位老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报纸上的内容。当记者提到鱼翅话题时,他们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一自称姓刘的老先生说:“最近电视、报纸上有关鱼翅的报道做得很好,让我们了解到了真鱼翅的提取真相,据说,是通过猎杀鲨鱼来割取鱼翅,不但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而且这么贵的东西,并不见得就对人的身体有好处。”

而围观的6人中,均持与刘老先生相同的观点。

市工商局尧都分局消保科科长葛志勇说,针对近期“假鱼翅”新闻事件的发生和报道,为切实维护节日市场秩序,尧都工商部门正在对市区的鱼翅市场进行摸排检查。

葛志勇说:此次检查中,我们主要以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商品专卖店等领域为重点排查对象,严格规范供货源头,认真检查供货者的营业执照、流通许可证、质检报告及产品合格证的相关证件,对没有检验报告的鱼翅产品要坚决下架、封存。坚决打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违法经营行为。

也就是说,狠抓供货源头,规范经营主体行为。”

他表示,加强渠道防控,健全索证索票制度,积极督促辖区鱼翅经营户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制度,如实记录鱼翅产品名称、进货日期、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及销售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流向、销售日期等信息,确保进货渠道明确。同时,明确监管职责,强化法制教育培训,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培训,督促市场创办者明确市场监管职责,教育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

最后,葛志勇表示,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鱼翅产品未具备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的,工商部门将依法对其进行封存、下架。同时,也希望广大消费者一旦发现“问题”鱼翅,可及时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记者 成华 亢亚莉)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