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尹飞)“3月12日,植树节,可是我家这日历翻过11日就直接跳到了3月13日,中间少了一天。”12日早上,家住铁路大宿舍的王姓老人带着一本2013年传统“吉祥日历”来到报社,诉说日历带给他的烦恼。
记者看到,老人带来的这本日历中3月份之前的页码都已经没有了。老人告诉记者,这是女儿在新年之前给他买的,这么多年他习惯了使用这种手翻的日历。每过一天,他都会记着翻过一页,有时候隔两三天就会将翻过去的几页日历撕掉,这样记时间更方便。
12日一早,王大爷翻过3月11日那一页日历之后,直接就是13日,老人这才发现,原来自家的这本日历有残缺,于是他急忙又往后面翻了几页,发现18日也找不见。记者仔细查看,发现这本日历中缺少的两页,并没有撕毁的痕迹,说明在购买之前就有缺失。
这本残缺不全的日历纸张粗糙,记者翻遍整本日历,没有找到厂家的名称和地址,只有印在日历背面的“定价6.80元”的标记。“日历是孩子买回来的,具体在哪里购买的也不太清楚,不过年前我在路边的地摊上见过有很多这种传统日历在卖。”王大爷说道。他今年85岁了,眼睛不好了,看东西模糊,可如今这日历也玩起了“偷工减料”,除了缺天数,还发现日历中所有的双休日都编排在一页纸上。除此之外每翻几页就会有随意相连的两天编排在同一页,字号偏小、颜色偏浅,老年人看起来很吃力。
王大爷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传统日历时,一定要看仔细,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日历。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