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就餐 警惕“潜规则”

2013-03-22 08:43: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外出聚餐时,经常会被一些饭店规定的“潜规则”搞懵。
    遭遇最低消费
    日前,冉先生在市区一家饭店的单间宴请几位同事吃饭。点完菜后,服务人员提醒他们一共消费了340元,不足饭店380元的单间最低消费标准。碍于面子的冉先生只得又点了两道菜。如今提起那次遭遇,冉先生仍是一肚子气。
    在记者调查中发现,除了酒店外,一些西餐厅、咖啡厅、休闲吧等休闲场所,也均设有最低消费和包间费。同样遭遇过最低消费的殷先生提起过年期间和朋友的聚会时,也是满腹牢骚。
    殷先生说,逢年过节时,一家人总要聚在一起吃个饭。为了给老人一个好的就餐环境,也为了方便照看孩子,通常都会找个包间。“一家人在一起主要是图个实惠,不会讲究排场,可是有些酒店的‘最低消费’定得太高,好多次都达不到饭店所规定的标准。”而据市民王勇反映,他在位于福利巷的一家火锅店吃饭时,店方称要按人头收费,因此3岁的女儿也被要求全额消费。王勇有些不解:孩子的饭量明显比大人小,怎么能按照人头来计算最低消费呢?”
    饭店纸巾收费
    “为什么在大厅吃饭就能使用免费的筷子,而在包间吃饭就必须使用收费的筷子?”近日,市民李云向记者反映了她在饭店就餐时遇到的一件“窝心事”。
    她和朋友在市区向阳路一家饭店就餐后结账时,被告知餐巾纸要收费。李云说,他们在就餐过程中向服务员要餐巾纸时,被告知餐桌上有。岂料,结账时账单上竟然多了两元的餐巾纸消费。李云疑惑道:怎么餐巾纸还另外收钱?你们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们?”对此服务员并没有作答。碍于所付金额不多,李云便离开了该饭店,她认为该饭店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谢绝自带酒水
    除此之外,谢绝自带酒水”的字样也时常被张贴在饭店的玻璃上或墙壁上。而一些提供酒水的场所,又因为所供酒水的价格高出市场价很多,从而让顾客有种被“宰”的感觉。
    原先生是个生意人,因工作关系,洽谈生意时他经常会陪客户去一些中高档酒店吃饭,而酒店虚高的酒水价格会让他惊讶不已。“每次去饭店吃饭,酒水会占总消费的一半,有时比整桌菜的价格还要高。”原先生表示,在一些大中型饭店吃饭,菜价还能接受,就是酒水价格太高,一瓶白酒在超市卖七八元钱,到了饭店基本都会涨价到十几元。”采访中,绝大多数消费者表示,不愿在饭店点酒水,就是因为其价格太高。一些消费者表示,酒水价格稍有浮动还能接受,一下涨好几倍,怎么吃得消?那么,为何酒水一进餐馆、酒店,价格就那么高呢?某品牌酒供货商告诉记者,为了能将自己代理的酒打入餐馆酒店,必须交纳一些“进店费”,还要给服务员支付酒水销售提成,这样酒水进店的时候就会稍提点价。
    此外,一位酒店经理坦言:我们酒店给顾客提供的酒水都是通过国家安全质量标准的,而顾客自带的酒水我们不清楚是否通过检验,如果发生食物中毒或意外伤害,谁来负责?到时候会说不清楚,我们这也是对消费者负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同时也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餐饮单位设置最低消费,实际上是一种以不公平的格式条款来强制交易的行为,属于不公平条款,涉嫌侵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记者 成华 亢亚莉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