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罢游” 凤凰“涅槃”打了谁的“板子”

2013-05-03 09:16: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据新华社消息,4月29日,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也是湖南凤凰古城实施148元“门票新政”后的首个小长假。记者探访发现,与往年五一假期游客爆棚的情形相比,今年的小长假游客量不及往年的一半。

这几日,笔者在电视上观看央视对一些景点的报道,发现今年五一假期,包括华山等全国著名旅游景点的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呈下降趋势。

其实,在凤凰古城收门票之前,与凤凰古城相同的江苏周庄古镇、山西平遥古城、安微徽州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等,都先后实行古城镇收费制度,价格普遍都在百元以上,但这些收费古城都没有凤凰古城这般,引发公众质疑,甚至引发游客的“罢游”,这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深思。

中国的名山大川,自古以来就是自然界无偿赐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礼物,也供世人无偿享用,人们在钟情于天地万物神奇造化的同时也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和性格修养,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道法自然,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一些精明商家发现了潜藏在这些资源背后的黄金价值,政府部门也纷纷投资其中,称旅游为朝阳产业,各地新修和恢复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供富裕之后的人们游览观光。按说,开发旅游资源,适当收取门票本也无可厚非,遗憾的是,许多地方把旅游当做了自己的摇钱树、钱袋子,过度开发,或新造景点,或拆旧新建,或迁出原住民,使许多景点失去了历史原始的内涵,变成中不中、洋不洋的大杂烩,更有的景点,过度重视商业氛围,使旅游景点缺少文化底蕴,给人感觉就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处过,留下买路钱”的印象。

其实,旅游资源的开发,首先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富民族共性于地方个性之中;其次要实现古老文明、现代文明和自然风景的协调发展,开发旅游资源,一定不要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要注意保护历史文物古迹,不能因建设现代文明而毁坏了古老文明;第三,旅游资源开发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都说旅游是无烟工厂,但旅游同样会产生废气、垃圾、污水、噪音等污染,给当地的生态造成破坏,因此旅游开发一定得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措施保护环境,避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事态发生。

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许多地方又把旅游当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大部分开发商为了做大做强,急功近利,只求效益、不计成本,只图眼前、不顾长远,但当地政府一定要头脑清醒,那种先开发后保护、先破坏再修复的老路,一定不能再重复。

旅游资源的开发,对我们是一道新课题,如何创新保护、规范经营、诚信建设,营造一个顺畅、健康的旅游市场,对各级部门的领导,都是一个新的考验。如果仅仅立足于门票的收入,旅游市场一定会日薄西山、日暮途穷。(文/来祥生)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