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9 09:32: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就业是大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步,眼下又到了大学毕业生们找工作的时候,大学生们面临就业的同时,也将面临着在就业中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问题,那么大学生初次就业应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呢?记者采访了山西尧之天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该律师提醒毕业生们在找工作的同时应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法》,在找工作的同时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其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前提。如果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合法,那么求职者的权益保护会遇到困难。因此,求职者一定要先确认自己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具备产生法律约束力的条件,包括:用人单位这一劳动合同主体须符合法定条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成立,能够依法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提供劳动保护条件,并能够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劳动政策,不得从事非法工作。此外,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形式必须合法,如书面形式等。
如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对应关系的规定有:“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另外,该律师提醒求职者们不要忽视双方协商约定的内容。对于试用期、培训、竞业禁止的补偿、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求职者希望在劳动合同中体现的内容,当事人应提出在劳动合同中写明的要求。如发现劳动合同文本条款表述不清、概念模糊,应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说明修订。 记者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