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农之死”:城管之囧 城市之殇

2013-07-23 09:10: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纷纷扰扰的城管与商贩争执,貌似难以调和,每一次冲突或多或少总夹带着暴力的因子。日前湖南临武一位瓜农就在与城管的推搡中倒地身亡,之后事态一度发展成家属、群众与警察对峙、抢尸”的群体性事件。
    如今,不幸身亡的瓜农邓正加的遗体已下葬,据称家属满意政府处理,各方正静待尸检结果。虽然如此,有关城市管理的思考,以及城管暴力执法的讨论却远未结束。
    城市离不开城管,同样也离不开商贩,为何这样一对共生共存的关系总是充斥着矛盾,并且常常以暴力的形式相见,又以流血甚至是毙命作为结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来,大量失地农民相继涌进城市以摆摊谋生,一方面繁荣了城市工商业,给广大市民提供了生活便利,另一方面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考验。资料显示,1997年以前,我国并无城管,工商、卫生、质监、农业等部门分管了市容整治的功能,存在诸多弊病。1997年,城管综合执法改革启动试点,尽管结束了城市管理“九龙治水”的局面,却也拉开了城管执法尴尬的历史。
    正如有专家所言,城市管理不等于“城管”。城市决策者以“城市形象”为借口,把过多过繁的管理职责一股脑儿地推给了城管。生活百态,纷繁复杂,商贩为谋生之需难免会与决策者的市容市貌要求发生冲突,此时城管人员无疑身处这种“利益冲突”的第一线,需要面对一个个的商贩个体,充当起城市“大管家”的角色。职能复杂,管理多头,管,小摊小贩不满;不管,市民群众不满”,出力两头儿难讨好,成了城管人员的尴尬。
    近些年,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与之相脱节的是城管编制多年不见增加,城管任务日渐加重,因而招聘大量的临时工成了各地迫不得已的选择。太多低学历、低素质人员混编进城管队伍,加上待遇不佳、缺乏培训,本身也为“弱势”的这一群体极易或炫耀权力,或渲泄不满,使处置复杂问题时诉诸暴力的可能性增大。每每暴力事件后,有关临时工的说辞却并不能挽救城管声誉的急速跌落。
    以暴力解决管理难题,下下策!临武瓜农倒地身亡,城管有暴力执法之嫌;事件后续发酵中的警民对峙和“抢尸”,则使当地官方有乱秀肌肉之嫌。
    城市如何管理,最终考验的是城市决策者。现代城市中的市容市貌管理任务吃重,决策者绝不能当甩手掌柜,不闻不问。为何商贩会铤而走险违规占道经营,又如何使商贩与城管“你来我走,你走我来”式的猫鼠游戏不再上演?城市决策者需要切实调研一番,看看规划的经营场所是否布局合理、划定的有限范围是否能够容纳数量众多的摊位、摊点费是否超出了商贩们的经营支付能力,等等。
    现代城市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小商小贩的心血付出。城市理应用一种开放心态接纳他们,而决策者在城市“面子”与民生“肚子”的双重考量中,自然也应想其所想、谋其所谋,不能将这一群体置于决策之外。如此,临武“瓜农之死”当是城市之殇,决策者有了这种意识,种种有暴力之嫌的举动才不会出现。
    文/孙宗林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