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人,全国老龄办201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未来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
中国老龄化的速度节节攀升,因“空巢”而衍生的家庭悲剧、社会悲剧越来越多。大多数在外的儿女,虽然常常遥望着思念那头的父母,却总是不能“两全”。要实现“常回家看看”,并非仅有孝心就够了。
笔者认为,首先,要实现“常回家看看”,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尊重和孝顺老人”的社会氛围,这就需要我们弘扬我们的传统,大力发扬“百善孝为先”的美德,同时借助“常回家看看”入法的“春风”,让精神赡养家喻户晓,促进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
其次,要实现“常回家看看”,还要克服一些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劳动部门能严格执行法律,监督和督促用人企业能落实《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保障员工带薪假期,能让他们“常回家看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但关键仍然在于落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道不仅是家庭伦理,更是裨益公共利益的价值选择。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需要靠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 景文婷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