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将至你遭遇分离焦虑了吗?

2014-08-26 09:25: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分离焦虑在医学上是一个专用名词,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但实际上这种对于离别的焦虑不仅仅孩子身上有,在一些成年人身上也有。孩子即将离开家去外地上学,给父母情感上带来的感受和失恋的感觉有点像。近日,记者就采访了部分准大学生的爸爸、妈妈,他们中的多数人表示出现过分离焦虑。

经历了12年的寒窗苦读之后,不少孩子都拿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初的喜悦过后,一些父母陷入了分离焦虑之中,想到养了十多年的孩子就要离开自己,到遥远的地方去上大学,爸爸妈妈们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有的甚至为此偷偷落泪。市民宋女士就是其中一位:“自从女儿小葛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起,我就莫名的有点紧张。虽然她考取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也是我们父母理想中的学校。可是在喜悦之余,一想到在身边养育了十几年的女儿就要离开自己,开始独立生活了,我这心里就空落落的,总不是滋味。”除此之外,宋女士发现自己最近出现了明显的焦虑情绪,总是会不由得揪心:孩子一个人能应付得了吗?生病了怎么办?衣服怎么洗?孩子离开了,自己该干点啥?想到伤心处,宋女士甚至忍不住掉过几次眼泪。

对此,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小妮(化名)老师解释道:“孩子离开家去外地上大学,给很多情感脆弱的父母带来的感受就和失恋有点像。现在的妈妈特别是一些城市里的妈妈,舍不得孩子远走高飞的很常见,这在心理学上称作‘分离焦虑’。”小妮老师说,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这种情况很常见,“曾经有位妈妈,因为忍受不了和孩子的分离,不停地给孩子打电话,甚至隔段时间就要去学校看望他,以至于严重干扰了孩子在外面的学习和生活。”

采访中记者发现,分离焦虑不仅仅存在于父母身上,一些较大的孩子离开父母也会有这种状况。

小婷(化名)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一年之前考取了外地的一所学校。可是入学之后,原本身体健康的小婷却觉得吃不下饭,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甚至每天一有时间就要给爸妈打电话。开学一个月的时间,小婷体重下降了6公斤。父母担心她的身体,便把她接回了家,可奇怪的是,回来之后,小婷的各种不适症状都消失了。

对此,心理咨询师解释道:“小婷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由分离焦虑引起的。焦虑本身就会产生身体不适。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是对方的生活重心,对于孩子来说,之前的生活中什么都是由父母包办的,往往会忽视与周围人的交往,忽视对自身问题的处理,一旦离开了父母,就会对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产生恐惧、焦虑的感觉。”

如何能预防、缓解这样的分离焦虑,心理咨询师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去外地上大学,就意味着离开自己,而对于孩子来说,离开父母意味着自己要独立面对陌生的环境。要克服“分离焦虑”,父母和孩子都不妨未雨绸缪。孩子离开父母之后,也要定期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讲一些生活中的趣事,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父母要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找一个目标或者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比如上老年大学、做健身操或者参加公益活动,都能够有效地填补孩子离开之后留下的一些空缺。学会享受夫妻二人世界甚至是独处的乐趣。               记者 景文婷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