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家园,文明和谐、舒适宜居也是生活在城市里每个市民的向往。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城市管理的不断加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宽敞的街道,林立的高楼,美丽的彩虹桥,惬意的公园草地,当我们徜徉其中,感叹城市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却发现,仍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在我们身边:整齐的街道后面,还有太多的污垢;时尚的霓虹灯下,还有随处可见的陋习……即日起,本刊推出“打造宜居文明城市”系列报道,让广大读者跟随记者的脚步,倾听市民呼声,直击城市不文明现象,聚焦城市管理中的难点热点,解读城市建设未来规划蓝图。
商贩占道经营历来都是让行人车辆头疼的问题。近来,因为占道经营导致交通堵塞的现象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城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最初的“严查”到后来的“疏导”,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占道经营怎一个“乱”字了得
镜头一:沿街叫卖“打游击”
11月12日,午后17时,市区鼓楼北坂下路口。
顺着坂下路口向北走,从最初可见三三两两卖大葱、白菜的四轮车在机动车道上叫卖开始,逐渐热闹起来。百余米后的马路东边,便是另外一番场景。由于人行道上正在开挖施工,设置了围栏,所有的摊贩便在非机动车道上顺着马路两侧一字排开,服装、袜子、手套、小商品,水果、香蕉、葱花饼,鸡柳、烤串、麻辣拌……可谓吃喝穿用,一应俱全。
占道经营的商贩,加之路边停放的车辆,使得本就不宽敞的非机动车道变得拥挤起来,宽敞处能勉强通过一到两辆自行车,而在摊贩们生意卖好的路段,非机动车则根本无法通行,无奈之下,许多自行车、电动车被赶上机动车道,和快速行驶的汽车混行,带来不少安全隐患。
市区平阳南街也是市民反映商贩占领非机动车道比较严重的地方之一。13日下午,记者来到这里,发现从平阳南街和贡院街的交叉路口开始,到五一路口,绵延近两百米的马路边,就不断有流动商贩在非机动车道上经营叫卖,要么推着三轮车来回走动,要么铺张席子,就地摆开,在煤化巷口的菜市场附近,摊贩尤其集中。记者随即询问了一位正在小摊上购物的居民。据这位居民介绍,这些小摊贩在这里摆摊做生意,对附近的居民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吃的菜大部分在这里都能买到,而且比超市还便宜。但是对于他们占道经营的做法,这位居民也觉得十分不妥。“每次城管一来,商贩就跑,城管走了,他们就又回来了。今天的情况算是比较好的,平时还要严重一点,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这里经常出现拥堵。”
镜头二:商家“扩张”抢地盘
市区平阳南街温州商贸城外。
久久鞋业、梦丹兰女裤、三星服饰……一溜商店的门外几乎一半以上的商家,都把店内的东西摆在门外人行道上,有的甚至从门口一直摆到马路边。
“这种行为也是竞相模仿,形成恶性循环。起初只有一家,别家看见你摆出来了,觉得他不摆就会吃亏,于是,你摆出来,他也摆出来;你摆5米,他就敢摆7米,愣是要把这人行道给占了,有的商家还配上促销高音喇叭,扰得四邻不安。”退休干部陈大爷对这种店外经营现象很是不满,“商家经营在守规诚信,不是你这样门外摆的越多就越好。”
这种店外经营现象,记者发现,在平阳南街五中附近、体育街、东关大十字及五一路等路段均有。13日下午,记者从市区五一东路脸谱大桥向西行,在市区五一东路就发现有几家经营日杂五金的店铺,店主将烟囱、蜂窝煤炉等物品,从店内一直摆到马路边沿石上,再到机动车道上,有的仅留下供一人通行的“窄道”,从此路过的行人均小心翼翼,总怕碰倒烟囱滚落,或被炉子蹭一下,弄脏衣物。
镜头三:强占马路当市场
市区扁担巷,因此处近邻山西师大临汾学院,就像每处学校附近一样,学生的消费潜力使这里成为商家的“争宠之地”。虽然这里多次被曝光,也进行过无数次整治,但坚强的小摊贩依然像“钉子户”一样,强占马路当市场,时常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违规代价低摊贩不害怕被罚,成为商贩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做煎饼果子的小贩是从附近农村来的,是在老乡的介绍下,两年前开始在扁担巷做起了小生意。“干这一行门槛低,技术含量低,投资少,收益快,挣一个是一个。”“那执法人员不管吗?面对记者的询问,该小贩说,“经营工具要是被执法部门没收了,可以到旧货市场重新购一套,也花不了多少钱。”
市区体育街的马路市场,也是由来已久。据了解,原先,为了规范这一带的流动摊位,管理部门特在财神楼市场开辟早市,让摊贩入市,规范管理,也方便周边市民购物买菜。早市设立之初,一些摊贩们不愿进市场,觉得会影响买卖。等早市成熟之后,摊贩越来越多,但市场毕竟有限,于是,马路经营又顺势而来。“流动摊贩加之乱停乱放,体育街一天堵车竟高达23次。”市民柴先生日前专门记录下了体育街的堵车记录。
市区福利巷,有市民把这里比喻为“自由市场”。11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这里发现,不少商贩已经不是简单地占用马路两边,而是搭建起一个个简易棚子,马路圈地,形成一个个固定摊点,有卖饭的、卖水果的、卖衣服的……在这里,小商小贩随处可见,垃圾杂物随处倾倒。占道经营不仅加剧了道路拥挤程度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尤其是靠近平阳南街一侧的路口,占据马路半边的拆迁“钉子户”多年来岿然不动,各色水果及纸箱摆满店外,给来往车辆、行人造成诸多不便。
“路面长期被占,交通怎能不堵。”市区贡院东街夜市马路经营的现象同样让附近居民头疼不已。王秀华家就住贡院东街一小区,每天开车上下班,最让她心烦的就是每天下午下班后回家,不到百米的距离被堵上一二十分钟是常有的事。
市民建言:加大宣传正确引导
“做生意重要,维持生计也很重要,但必须在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环境、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近年来相关部门在治理占道经营上下足了工夫,虽然当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总是治标不治本。”针对屡禁不止的市区占道经营现象,一通讯公司业务经理李先生建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广大商贩从内心支持和配合,这就需要一方面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让群众了解占道经营的危害性和整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要形成多部门联合执法的态势,对一些屡禁不止的占道经营行为进行曝光,严惩严罚。”
对于学校附近马路占道经营的现象,一些家长怨声载道:一是卫生条件差,健康没保障;二是道路常拥堵,安全隐患多。家长们指出,市区解放路附近由于学校密集,这种现象尤其严重。他们希望,不仅是执法部门要加强监管,学校也应该从改善伙食、减少学生外出就餐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
“商贩为什么总‘打游击’?个别人是为了逃避‘租赁费’,同时更多的人是没地方去。”市政协委员高先生说:目前市区只有贡院街菜市场、尧丰市场、体育街财神楼早市3处农贸市场,而且多已“满位”,所以,部分商贩不得不走街串巷经营,政府部门在这一方面应当正确加以引导,增加农贸市场,并给予他们一些适当的优惠政策,引导他们从无序占道经营走向有序合法的经营。
市容部门:强化监管 疏堵结合
为了治理占道经营,多年来,城管部门除了加强监管和巡查力度之外,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方式,在市容监察支队,记者了解到,对马路摊点市容目前采取的是堵疏结合、分类管理的方法,区别对待,既维护城市形象和环境卫生,又满足部分困难群体谋生的需求和市民生活需要。像市区信合西路、平阳南街中段,要求所有的摊位全部搬离马路,移至台阶上指定位置,不影响交通、不占压马路;像贡院东街,由于该路段无非机动车道,严禁摆摊经营,要求还路于民;在加大整治的同时,城管部门也在积极协调能开办一些便民市场,以缓解主次干道管理压力,让商贩进市场,也方便市民购物。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需求助长了市场的恣意生长。”市容监察支队相关负责人张军平说,在需求不断提高,而在城市快速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市区的同时,城市建设中相应的配套设施一时无法跟上,而这也成为整治流动摊贩中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因而,在加强行政管理的同时,市民自我管理也十分重要。如果市民都能意识到占道经营的危害,自觉进店、进场购物,那么,占道经营者就会逐渐失去市场,从而转变观念、摆正位置,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记者 李晓琳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