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空气清新……这是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期盼。
近几年来,临汾全市上下在环境整治上下大工夫,不仅摘掉了全国重污染城市的“帽子”,还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城和省级环保模范城。特别是今年开展的“环境提升年”活动,更是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根据省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数据,今年1月份至9月份,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排名第三。当市民畅享好环境带来的“福利”时,却不难发现,仍有一些不和谐“音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烧出来的“阴霾”
11月22日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日之一,又称为寒衣节,也是除了清明节、中元节的又一个祭祀节。寒衣节前后几日,在市区各个十字路口,均出现市民扎堆烧纸的景象,一团团跳动的火焰催生浓浓黑烟,阵阵黑烟此起彼伏,堆堆纸灰随风飘散,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尘。
“雾霾的影响刚减轻点,都这么烧,多污染空气。”从天津回来探亲的郭先生说。省环保厅网站的空气质量日报数据显示也证实了这一点。原本我市一直处于优、良状态的空气质量,却从11月18日至25日,连续8天时间里,出现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同程度的污染。当人们不断抱怨空气质量差时,却不深思这份不及格答卷里也有我们一份“功劳”。
除了祭祀烧纸外,近一段时间以来,就地焚烧树叶、垃圾的现场也并不鲜见。
秋冬季节,落叶纷纷,一些人在清理门前环境时,将扫成堆的落叶就地点燃焚烧,造成滚滚浓烟。在一些生活小区,这种事情也时有发生,清洁人员图一时省劲而污染环境,这种做法可取吗?
黄标车黑烟四起
近日,市民高女士驱车行至市区华州路时看到,前方不远处出现冒着滚滚黑烟的不明物体,其滚滚黑烟随风飘散。
追上前去定睛一看,原来是一辆行驶着的农用三轮车,只见三轮车拖着黑烟一路狂奔,后面行驶的车辆根本无法透过黑烟看到三轮车车身。
机动车尾气排放一直被业界称为PM2.5的祸首,为防止大气污染,很多城市对“冒黑烟”和“黄标、无标”等违规车辆形成高压打击态势。日前,我市也启动了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会同环保、商务、财政等有关部门,对全市的黄标车及老旧车进行细致排查。同时积极宣传黄标车、老旧车淘汰政策,使群众尽快了解和掌握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相关知识,鼓励引导车主主动交售老旧车辆,及时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推动社会各界全面参与机动车的污染防治工作,并于11月28日集中对一批黄标车及老旧车进行了现场销毁。
背街巷垃圾成堆
若把城市主干道比作一座城市的“脸面”和“名片”,那背街巷则应是这座城市的“后背”。在我们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主干道面貌焕然一新的今天,在背街巷里仍可看到垃圾成堆的现象。
“十多年了,我家楼前的垃圾堆一直存在,其间也被清理过,并标有不准乱倒垃圾的字样,但没几日又垃圾成堆了。”家住市区体育街公安新村北区的吴女士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尽管小区内有垃圾站,胡同口也有垃圾箱,但还是有一些人图省事将垃圾扔在巷子里,更有甚者晚上从窗户里往外丢垃圾,搞得胡同里乱七八糟。垃圾堆旁的一户人家也因此与乱丢垃圾者没少发生冲突。
针对这一情况,吴女士给出建议:“很多市民也知道这样做不好,但看到邻居乱扔垃圾,碍于邻里间的面子,也不好多说什么。我认为要想彻底治愈这一顽疾,关键还得有处罚措施,以罚代管,来遏制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临街音响几时休?
“浙江温州最大皮革厂,江南皮革厂倒闭了,王八蛋老板黄鹤吃喝嫖赌欠下了3.5个亿,带着他的小姨子跑了。我们没有办法,拿着钱包抵工资。原价都是一百多、两百多、三百多的钱包,现在通通只卖20块……”这一段广播促销宣传,很多市民都有所耳闻,不少人也对利用如此低俗的广告宣传语来吸引顾客表示不解和反感。
近几年来,商家利用音响播放音乐和促销宣传,以此来吸引过往路人的做法让很多市民颇为反感,更让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因此而困扰。
“一年365天,朝九晚十,楼下商店的音乐声从不间断。如遇节假日,商家要搞大型促销活动,音响声音大的更是叫人无法忍受。”家住市区贡院街的李女士大吐苦水。不仅如此,还有一些骑着自行车的小商小贩,常常会选择中午时分拿着喇叭大喊“清洗油烟机、收头发、收手机、换窗纱”等信息,这样一来,就连睡个午觉都睡不踏实。李女士也曾就此跟商家进行过沟通,但结果不尽如人意。她说:“商家想借用广播吸引消费者本无可厚非,但如若影响到他人的正常作息,这就不应该了。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加强整治,还临街居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那些骑车叫卖的小商小贩,小区的物业可以出台一些措施,比如限定进入的时间等,在不影响大多数人的情况下更好地为小区居民服务。”
广场舞音乐扰民
无论是市区鼓楼广场、平阳广场,还是家属区内的休闲小广场上,每天早晚时段,都会聚集大量前来锻炼的市民,每天重复播放的广场舞音乐让附近居民叫苦不迭。
近年来,围绕广场舞噪音扰民的冲突也时有发生。我们不时会看到,为了耳根清净,周边居民发明了各种令人错愕的办法,在一些地方,双方互不相让之激烈,如同解不开的死结。面对这种情况,双方当事人都觉得满腹委屈,跳舞的大妈们表示,她们也不想扰民,可就那么几个活动的场所,还到处是停车位,她们也是没办法;周边的居民更是觉得无辜,只是不想周围太吵,连周末睡个懒觉都成为一种奢望。
“广场舞本是一件大家伙儿锻炼身体的好事,但之所以会引发冲突,关键是因为城市空间设计不合理,缺少隔绝居民区的口袋公园。”市民张大爷一语道出矛盾缘由,并表达了他的看法。在他看来,广场舞矛盾的解决,除了当事双方要互相体谅和理解外,还要完善小区的活动管理,大家在跳广场舞活动时应限时段、限音量、限区域、限设备。“广场舞的时间应控制在不影响他人休息和正常生活的时间,音量应尽量把分贝调低,并且应该有最高限制,地点选择上则应尽量避免车流量、人流量大的区域,可限制某小区内适合跳舞的区域或者建立专门的活动室,避免影响他人。”环保意识,你我皆需。作为城市主人翁的我们,如果时刻都能身体力行去保护环境,向有损城市形象的行为说“不”,那我们的生活环境将会变得更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心情也就会更加舒畅。(记者 卢婷)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