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邻里和谐的那些事

2015-02-05 22:09:5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核心提示: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如今,这句话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楼里不少人患上了“城市冷漠症”,对门只能称得上眼熟,同住一个小区却“互不相识”。在采访中,多个小区的住户渴望用真情穿透钢筋混凝土的阻隔,用真诚构建互信、友爱、和谐的邻里关系。

    噪声污染几时休

    天还未亮,小区里的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直扰人清梦。家住市区青狮南街的畅女士为此患上了神经衰弱,她气愤地说:停车位有限,有些回来晚的居民就直接把车堵在了大门口。于是,每天清早赶着上班的人,都会在楼下长按喇叭通知车主挪车。倘若该车主听不见,周围楼的居民都得跟着长时间‘享受’喇叭声,这种情况在半夜也时常发生。”家住路桥二公司家属区的杨女士也备受噪音困扰,这半年来经常有人于凌晨5点在小区里燃放鞭炮、礼炮,与她同住一个单元楼的夫妻俩还因为一些琐事,不时在楼里或者院子里大声吵闹。

    “周末,想美美地睡一觉都成了奢望。”杨女士很是无奈,我们小区里的好多住户彼此都不认识,大家心里即使不舒服,也不好当面提出。”因停车位被占或前行受阻,汽车喇叭声狂躁不已;夜半时分,邻居家的狗狂吠不停;还没清醒,鞭炮声不绝于耳……各种各样的噪声日益增多,令住户们深恶痛绝。而消除噪音污染的关键,在于住户们的自觉。如果人人都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小区就可以“安静”下来。

    该出手时不出手

    市民王女士在五年前搬入了朝殿二巷,与邻居们的关系只能算是“点头之交”。但挪车事件发生后,王女士对邻居寒心了,见面也不想说上半句。“那天,我急着出去办事,却被别的车辆堵住了。不知道车主是谁,只好在原地干着急。”王女士道出事情经过,“我看到对门的邻居后,便问他知道这辆车是谁的吗,结果他摇了摇头就直接走了。”“我等了很长时间,才等来车主。一看这个车主,不就是邻居的朋友嘛,他们俩经常一起出入。”王女士顿时怒火中烧,同时为邻居的冷漠寒心,他们关系那么好,怎么可能不认识彼此的车。只是对门怕麻烦,不愿意告诉我罢了。”刚刚搬入福利巷的晋先生,也被邻居“涮”了一把。“我和一楼的邻居都是刚搬进去的,我还让我的工人帮他运过几次料。前几天,我让他帮我接收下快递,他居然在电话里明确拒绝,还说不知道我是谁。”晋先生感到很受伤,接收快递只是举手之劳,没想到邻居连这样的小忙都不愿意帮。”

    乱嚼舌根真不该

    家住体育中街的徐女士早年“下海”,虽然创业的过程很艰辛,好在回报日益丰厚。

    但是,个别邻居看着她衣着光鲜,竟肆意揣测她的职业,经常在背后中伤她。

    “我为了事业付出了多少,她们看不到眼里,还冷嘲热讽。我赚到钱了,她们又开始眼红,说一些难听的话。”邻居说出的污言秽语,让徐女士又气又恼,大家都是认识十多年的老邻居了,连最基础的信任都没有吗?”在某私企担任会计的小乔,最怕的就是邻居的“毒舌”。

    “有些邻居知道我32岁还没有结婚,就开始怀疑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或者身体是不是有什么缺陷。类似的闲言闲语在小区里传播开来,弄得别人都不敢给我介绍对象了。”为了躲避邻居放出的“冷箭”,小乔甚至萌生了搬家的想法。

    同住一个屋檐下,邻居们理应相互帮助、相互信任。不要让冷漠和自私伤了他人的心,也毁坏了邻里的和谐。

    记者李静 杨杰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