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上购物已经成了采购日常生活用品的流行方式。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了网购达人,任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说,年前,在网上置办年货时,他发现很多商家都打起了“亲情牌”,把公益与促销相结合,来提高店铺的销量,这个公益活动是不是真实的?发起人是谁?我买‘公益宝贝’的钱是不是真的捐赠了?”任先生疑问重重。
记者 梁娟
公益元素成“摇钱树”
日前,记者登录淘宝网发现,很多店铺中,除了正常的促销商品外,都有数量不等的“公益宝贝”。点击搜索,共显示有2714件“公益宝贝”,41家店铺。记者随机查看,发现一件宝贝月销量达到7000多件,评价达4.9分。在评价中,为公益点赞超过了质量“测评”。
记者浏览发现,有些店铺借公益宣传提高销量,其实店内的“公益宝贝”寥寥无几。在名为“公益宝贝精品屋”的店铺内,最上方的流动窗口醒目地写着“本店所有商品支持淘宝公益事业”。但是,并不像宣传的那样,随机浏览的六件产品中就有五件不是“公益宝贝”。
在淘宝网站开店铺的邰女士说,她开网店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刚创业那年生意不是太好,她都萌生了放弃创业的想法,可自从无意中设置一个公益活动,店内的销量就慢慢上升,占了巨大的竞争优势。“每当顾客来了解‘公益宝贝’并买走时,我都很感动,觉得在挣钱养活自己的同时,也在做有意义的事,确实应该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努力做事业,用诚信经营店铺。虽然每个订单捐出去的只有几元钱甚至几分钱,但是我一直在坚持,希望挣得多捐得也多。”
有人“欢喜”有人“忧”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年底网上购物多,促销与公益结合的营销方式,让人欢喜也让人忧。
网购达人杨萍说,她喜欢省时、省钱的网上购物,买东西时货比三家,但是每次看中“公益宝贝”她都会购买,即使比其他店铺略贵一些。买到促销商品的同时,还会有几角、几元、几十元等数额不等的善款捐给公益项目,是一举数得的事情。
市民范玲说,她在网上挑选商品比较理性。理性消费是前提,我并不会因为是‘公益宝贝’就盲目购买,最起码得买到看中的商品。”范女士说,她支持公益事业,也愿意奉献爱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公益不该沦为商家的促销手段,如果商家打着公益的名义,刷信誉提销量,那么,消费者很难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很多人在生活中,不知道如何捐助需要帮助的人,现如今,网上商品促销搭上公益元素,可以在买东西时捐钱给公益项目,自然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范女士坦言。
购买“公益宝贝”别盲目
与此同时,记者致电淘宝网消费者热线0571-88158198,工作人员解释,2014年,阿里巴巴发起“公益宝贝”活动,将爱融入每笔交易。公益宝贝”是指淘宝网上带有爱心标志的宝贝(天猫宝贝为“公益宝贝”的标志),卖家自愿参与“公益宝贝”计划并设置一定的捐赠比例,则其上架宝贝会自动带有爱心标志。在宝贝成交之后,会按照每笔订单金额对应的捐赠比例,捐赠一定数目的金额给指定的公益项目。消费者在挑选“公益宝贝”时,要注意商品的标志,以防被店家的公益宣传诱惑,最终并未真的买到“公益宝贝”。
“这是有意义的事,有爱心的消费者可以在加入公益计划的网店购买商品,每一笔交易成交后,按照卖家定的比例自动流入公益项目,但消费者也别盲目购买。”该工作人员说。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