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培养大学生“村官”是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从2006年开始,我省就开始选拔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那么,作为大学生“村官”本身应该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怎样的工作态度去对待和胜任这项工作呢?笔者作为一名曾担任过大学生“村官”管理的乡镇干部,对此进行了积极地观察和思考。笔者认为大学生“村官”应该树立“五心”,以期不负组织的厚望。
一是要树立进取心。既然选择了大学生“村官”这个职业,就应正确看待自己的角色和担当,而不能无所事事、盲目适从,甚至是坐吃空饷、抱着财政“金饭碗”的心态。作为受过高等教育、又是经过组织层层选拔出来的大学生“村官”,应该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去看待、去对待这份职业。李大钊曾经说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大学生“村官”应该始终以责任和担当为己任,拥有抱负,怀着梦想,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更作为年轻的农村干部,应该志存高远,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规划,实现自己的人生和理想,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不渝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 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发光散热、出力流汗;应该认清形势、摆正位置、心无旁骛、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去拼搏、去努力、去奋斗,切勿好高骛远。
二是要树立谦虚心。大学生“村官”从大学到农村是一个人人生的转折,更是人生的新的开端和起点,要适应岗位,发挥作用,就需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去适应农民农村工作,去适应接待村干部和广大农民兄弟朋友。那么,要适应、要接触、要了解,就必须以一个谦虚的心态去面对、去学习。也就是说,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应学会谦虚,而不应以一个学富五车、眼高手低的心态去看待这份职业,应该虚心地,放下书生气和架子,甘当小学生,向基层领导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向有专业技术的、有农村工作实践经验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那种敬业爱岗、扎根农村、无私奉献的品质和精神;向农村的“土人才”“怪人才”学习,学习他们的那种懂技术、会经营、善处事的经验。除此,还应向书本学,学习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理论内涵和精髓实质,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涵义,学习农业科技、养殖的技术和农民兄弟常需常用的科学技术等等。总之,学习 这些内容,都需要大学生“村官”以一个小学生的姿态,虚心地学习,潜心地掌握,用心地使用,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人,从而以满腔的热血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
三是要树立耐心。我国的农村是国情所决定,要在农村待得住、干下去,就必须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理解和认识农民。因此,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农村站住脚、迈开步,就必须熟悉、了解和接纳农民兄弟,对农民兄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热情地、耐心地接待每一位农民兄弟,同他们交朋友、拉家常、交心话、明事理,不能因为他们的事琐碎、话难听而避而去之、躲而逃之,视而不见、面而不听,应该主动地、积极地与他们敞开心扉、掏心窝子地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农村、融入农民,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才能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四是要树立恒心。不论干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惟有恒才是坚不可摧的真理。
因此,作为大学生“村官”,应树立坚持的心理,持之以恒地在农村舞台上演下去、干下 去,不要被一时的迷茫而困惑,也不因一时的气馁而倒下,应该树立且拥有坚持到底的雄心壮志,该工作就工作,该应试就应试,绝不能因一时的迷茫和困惑而丧失勇气和信心。应树立水滴石穿的信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身边的每件事情,不能因为事小而不为,也不能因为事大而为之,更应该以胸怀万民、海纳百川的高尚情怀去抓好每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
五是要树立信心。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党委、政府,都对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和职业给予了高度认可和评价,也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作为大学生“村官”应该为此欣喜和自豪,所以来说,大学生“村官”应当树立信心,充满自信,坚信在大学生村官这条道路上,会有成就,会有价值,会有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一定不要忘记自己从事的这份职业,是新时代赋予的一份重任、一份担当、一份荣誉。大学生“村官”应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必胜的信心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去,应该以新时代的主人翁身份融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浪潮中去,用自己火热的青春去谱写崭新的业绩、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者系襄汾县西贾乡人大主席) 张国新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