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驾驶呵护“天使”

2015-05-27 22:17: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策划语:长沙男子撞交警拖行78米;翼城交警贺冰为保护过路学生,被失控车辆撞倒身亡;武汉六旬环卫工凌晨四点被撞昏迷……为了城市洁净与道路畅通,交警、环卫工等路面工作者常年坚守一线。然而,近年来,工作期间,交警、环卫工被撞、伤亡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日前,记者进行多方走访,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路面工作者的人身安全。 策划人 成华
    
    交警:职责所在心存无奈
    为了市民出行安全,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坚守在一线岗位,然而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不文明,甚至是恶意的行为,让这些工作者遭遇身体上的伤害。5月23日,记者采访了交警吉学峰,听他讲述一线工作者的心酸与无奈。
    “交警工作十分辛苦,天热了必须顶着高温,中暑是家常便饭,天冷了,只能靠跺脚为自己取暖,被人们戏称为‘戴着大盖帽的马路吸尘器’。
    但有些人却不理解,在工作过程中故意做出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我们也很是无奈。”吉学峰表示,在执勤过程中,时常遇到被过往车辆刮蹭,甚至致伤的情况,但是作为一名交警,职责是保障交通顺畅和安全。
    吉学峰表示,最长见的是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如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人抢行等等,有时遇到机动车擦身而过,时有出现刮蹭的现象。“有几次汽车直接就压到了我的脚,但是也没办法,必须坚守岗位。有些不良市民,专门朝着交警身上开,他们觉得只要有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碰了蹭了就跑掉了。”吉学峰告诉记者,一线执勤人员没有执法权,对于一些违法行为也无能为力,例如查扣三轮车时,当事人不配合,而市民不了解实际情况,发生冲突就觉得是交警的问题。
    酷暑天、雨雪中,在道路上始终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即使身边车辆疾驰,他们还是坚定地挥动着胳膊指挥交通。吉学峰说,作为交通协管员,他始终相信扎扎实实、尽职尽责地工作,才能对得起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他希望市民对于一线交通协管员有更多的了解,能够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  记者 潘华玲

    环卫工人:垃圾易清风险难料
    环卫工人被誉为“城市美容师”,一年365天,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虽然工作辛苦,但是为了城市的洁净和美丽,他们默默奉献着,没有一丝怨言。随着市内车辆的不断增多,环卫工人的工作风险系数也越来越高。
    市民晋先生说,曾经有好几次看到环卫工人被“困”在车流之中,随时有被车辆刮碰的危险。“希望市民们能关心环卫工人。”晋先生呼吁,一方面,希望车辆遇到环卫工人清扫时,减速慢行,另一方面,希望大家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不随手扔垃圾,莫让环卫工冒着生命危险为大家的不文明行为埋单。
    5月22日上午,记者在部分路段守候发现,一些市民随意从车上丢出垃圾,环卫工为清扫路面,不得不冒险在车流中穿梭。
    在迎春北街路段,记者看到,趁着红灯间隙,一名环卫工人跑到马路中央捡拾路面垃圾,还没捡完,绿灯就亮了。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这名环卫工人一边环顾四周一边捡拾垃圾,私家车、公交车、摩托车在他身边疾驰而过,让人为他捏了一把汗。他就是负责该区域卫生的张建国。
    张师傅告诉记者,在日常的路面保洁中,最危险的是清扫机动车道和十字路口的垃圾,大多数情况下,车辆速度都很快,他根本来不及避让,有时会蹭到衣服,他告诉记者,过往车辆抛掷垃圾现象十分普遍。白天半个小时就要做一次路面保洁,随时捡拾市民丢弃在路面上的垃圾,如果不及时清理,会被处罚。“这么长时间以来,全靠自己多留心。”张师傅说,干这份工作必须眼快、脚快、手快,否则,就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希望市民能改掉随手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尤其是在十字路口和交通要道,不要随手乱扔垃圾,让环卫工们能少一分危险,多一分温暖。” 记者 梁娟
 
   驾驶员:拒绝“野蛮”严守交规
   不论三九严寒,还是烈日酷暑,在城市的马路中央、道路街角处处闪动着交警和环卫工人的身影。然而,面对他们的“工作职责”,作为一名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行车,拒绝冲撞,则拷问着每个司机的“道德尺度”。
    “在前一段时间播放的《今日说法》报道了一些地方的交警在执勤过程中,被车辆撞伤甚至致死的报道,现在回想起那些血淋淋的视频画面,至今都让我难以忘记。”家住向阳西路商业小区的刘杰,有着10年的驾龄。说起交警执勤被撞的话题,他不禁深深倒吸一口凉气。
    “上个月的一天,下着大雨,中午12点半左右,我开车途经解放东路十字路口,直行机动车道显示红灯禁行。然而,就在此时,一辆摩托车突然窜出来,强行通过。”刘杰回忆道,面对摩托车的“狂躁”,执勤交警随即上前阻拦,然而,由于雨势正猛,摩托车车速飞快,污水溅了交警一身,险些把人撞倒在地。
    除了交警,环卫工人也常常由于路面工作的特殊性,随时面临来自身边的“安全危机”。
    “就在上周的一天清晨,我刚下了夜班开车回家。行驶到东关大十字路段时,只见一辆无牌轿车,嗖’的一下从我身旁飞驰而过。”从事货物运输的张永想起当时的一幕,仍心有余悸。
    张永说,当时,一位环卫工人正在路边清理垃圾,全然没有发现前方的“危险信号”。“那会儿,路上车少,它跑得飞快,从环卫工人的身边‘擦肩而过’,车门直接碰到了垃圾袋,幸好环卫师傅反应快,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文明驾驶从你我开始。在此,让我们真诚地向所有驾驶员发出倡议,拒绝“野蛮驾驶”,为了你、我、他的安全,自觉遵守交规。    记者 成华

    市人大代表:交通安全点滴做起
   “如果有急事开快车,也应该注意基本的驾驶道德,这车没有任何鸣号、闪灯、打转向灯的动作快速穿插,毫不考虑他人的行车安全,真是太没道德了。”5月23日,针对“文明驾驶”的话题,一位张姓市民打开了话匣子。
    “有一次我驾车行至河汾路交叉路口拐弯处时,突然余光发现右侧有车头超出,也就是那么一瞬间,这车行驶到了我的前方,继续向前狂飙而去。我紧急刹车才避免事故的发生。”张先生心有余悸地说。为此,他呼吁广大车主,在行车时一定要以安全为先,切莫为了贪图一时之快,而去超车。
    而对于如何文明驾驶,市人大代表栾兆俊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栾兆俊说:我们的执勤交警真的很辛苦,他们在汽车尾气和空调外排的热浪中来回穿梭疏通车辆;为了让城市更加整洁,环卫工人也一丝不苟地工作着。”因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从生活中点滴做起,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坏毛病改起。
    此外,对于“中国式过马路”,栾兆俊表示,法不责众的心理使然是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主要原因,它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城市交通秩序,给行人、车辆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对如何破解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他提议道,治标更需治本,应加大宣传文明交通的力度,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法规深入人心。
    同时,他倡议有关部门成立志愿者,在交通高峰时段出现拥堵的时候,引导行人通行。目的是加强生命安全教育,养成全民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风气,创造和谐的交通氛围,从而提升城市、城镇的文明水平,提升城市品位,能真正为文明兴市服务。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王伟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