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有些孩子不爱看动画片,却偏爱偶像言情剧;有些孩子只有几岁大,却烫了头发、美了指甲;有些孩子本该“少年不识愁滋味”,却总把“烦死了”挂在嘴边……如今,这样的“小大人”并不鲜见,一些孩子过早地接触成人的世界,不仅遗失了应有的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还变得早熟、少年老成。
现象一:“潮童”装束成人化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一生最好的作品。为此,不少辣爸辣妈成了“炫娃狂魔”,为了把自己的孩子打扮成光鲜亮丽的小公主、小王子,不惜重金添置行头,甚至还拉着孩子去美发店“改头换面”。
日前,记者在市区某儿童游乐场看到,一些小女孩的打扮只能用成熟来形容,不是身着露肩或露腰的裙装,就是脚踩款式各异的小高跟鞋,有的还披散着一头卷发。记者与几位家长交谈后得知,市面上出售的很多童装为了迎合当下口味,愈发趋于“成人化”。
现象二:“语出惊人”令人忧
在市区福利巷某公司工作的刘女士发现自己上一年级的女儿,把“烦透了”、没意思”当成口头禅,在和其他小朋友吵架时,还会使用“二奶”、小三”等来辱骂对方。“小孩对新事物感兴趣,但他们缺乏辨别好坏的能力,很容易把一些不良的流行语挂在嘴边,彰显自己的个性。”刘女士对此忧心忡忡。
家住裕祥花园的秦先生也有着同样的担忧:孩子的言谈举止之成熟,时常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例如,孩子落选班长之后,回家的第一件事竟是让我们去给老师送礼,给他捐个官当当。”
现象三:“心智早熟”失童趣
“我的表弟表妹们才上小学,不爱看动画片、听儿歌,却喜欢一些偶像天团,天天哼唱一些流行歌曲。”从事房产销售行业的邓敏说,“这些小家伙聚在一起就喜欢讨论班里谁比较好看,谁比较帅。现在的孩子为何这么早熟?”邓敏随即打开手机,给记者翻看表弟表妹们的QQ空间或是QQ个人简介,很多都引用了与爱情有关的文字,在不懂爱的年纪大肆谈情,言语间还透露着“淡淡的忧伤”,着实令人捏了把冷汗。
家长心声: 渴望孩子更快乐
小孩迫不及待想长大,扮成熟;大人却想返老还童,拒绝长大。
针对眼下的“小大人”现象,很多家长坦言,还是希望孩子有个孩子样,不然孩子失去童趣,家长也会丧失乐趣。
“属于孩子的娱乐节目、电视剧、动画片太少了,而满屏的明星真人秀、偶像剧很容易给孩子带来一些不良示范,让他们过早地踏入成人世界。”家住解放东路电校小区的季先生分析,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寻找一些适合的读物以及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剧,让孩子多多接触正能量。”某儿童教育机构的老师章子英主攻儿童心理教育,她也是很多人眼中的成功妈妈。对此,她有几条建议:家长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也不要刻意地把孩子伪装成‘小大人’;家长要多和孩子在一起共享欢乐时光,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多和同龄人接触,给孩子创造有伴交往的环境,还孩子一个烂漫无邪的纯真氛围。”(成华 李静)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