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正值毕业季,不少人将毕业季称为“分手季”,似乎校园情侣陷入了这样一种“怪圈”,不少美好的校园爱情最终在毕业时画上句号,由此产生的情绪焦虑看似常见,却反映出大学生们在处理感情时,心理上面临的诸多问题。近日,记者采访到几位面临毕业季的学生,听听他们心中的苦恼。
“毕分族”:走过无奈剩下焦虑
对于大四学生姜倩来说,大学最后一年,除了找工作的压力,她一直处在情感的煎熬当中。“我和男朋友大一时相识,一起走过大学的时光,真的很快乐,但是一直以来他家人都不同意我俩在一起,大学期间没有太反对。但是到了快毕业的时候,男友的家人直接找我谈话,我们的关系渐渐出现问题,在最后一年他提出分手,而且很快和他家人介绍的女孩谈起了恋爱。”姜倩说,大四这一年,她的精神受着双重的折磨,失恋的痛苦给她带来前所未有的打击,曾经有半年都恍恍惚惚,一度觉得未来没有希望。
而相对于姜倩的遭遇,毕业已经一年的吕静表示,她是典型的“毕分族”,和男友在毕业时和平分手,没有过多的纠缠。她说,同学中有不少校园情侣,虽然有些人坚称不做“毕分族”,但是在毕业后,由于分隔两地或者其他原因,最终也没能逃过分手的结局。
“毕婚族”:坚守信念累并快乐
“毕分族”们似乎没能逃过“分手季”的魔咒,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成了“毕婚族”,因为坚守着一份信念,最终收获了幸福。
今年刚刚研究生毕业的赵鑫开心地告诉记者,她的工作已经有了着落,会在明年和相恋6年的男友结婚。“我和男朋友是大学同学,虽然都是山西人,但不是一个地方的,大学毕业后一起考研,我考上了,他落榜了。幸运的是,他是临汾人,而我考上了这里的研究生,但是上研期间,也经历过父母反对、感情波折等问题,但我们坚持下来了。”赵鑫说,焦虑、彷徨曾经让她很想放弃,但是还好两人一起坚守了这份感情。
心理师:学会面对 背起责任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大学生因情感问题出现的情绪化行为愈发明显,尤其面临分离,其内心深处的焦虑情绪会导致精神上的损伤和影响。那么,如何面对毕业季带来的“情伤”?记者咨询了心理专家。
“‘分手季’这种说法欠妥,确实存在由于各种原因毕业就分手的现象,但是这也是因本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所谓的‘毕分族’,是指部分90后谈恋爱为的是‘大学里好歹要谈一场’的心理,并非真正的感情相吸,这样,毕业季自然就成了‘分手季’。但大部分人毕业时考虑到了婚姻、经济、家庭因素,对爱情的态度是比较现实、理智的。”临汾市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段惠萍介绍,一些人因为一时无法接受分手这一事实,因此不愿面对,刻意回避,除了一段时间内的心理焦虑,甚至影响到之后产生了不敢谈感情、不愿意接受新恋情的现象。
段惠萍表示,如果是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人,很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这时最好及时求助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随着时间的推移,毕业分手所带来的焦虑会逐渐淡化。不过,一旦因为焦虑而产生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头晕、烦躁等情况,应该尽快找心理医生咨询。”(潘华玲)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