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人间
——蒲县国税局捐资助学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您为小苗浇上泉水,为了鲜花早日盛开。待到漫山飘起芳香,花儿会记住您的关怀。”这如诗般语言恳切而真诚的告白,表达着全社会对捐资助学的期望。蒲县国税局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十几年如一日,在捐资助学这项公益事业中,奉献了一片片诚挚的爱心,谱写了爱的篇章。
为贫困学子发放“爱心助学金”
全体税干助贫困学子
“尊敬的王叔叔您好!我是蒲县二中学生高元元,本学期初收到了您赞助的1200元助学金,当时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解困不忘赞助人,我一定要更好地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您的一片恩情。”
“正当新学期开学全家人都为我交不上学费为难时,收到了您的捐款,鼓足了我学习和生活的勇气。”
这一封封来自蒲县二中贫困学子们的感谢信,是写给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蒲县国税局干部职工的。从这些稚嫩的笔迹、朴实的言语、纯真的情感中,人们看到了一份感动。
或许,对于一个家庭经济条件好、生活无忧虑的孩子来说,这些算不了什么,然而能让一名求知若渴但因生活困难不能上学的孩子重新融入到充满琅琅书声的校园内,却如雪中送炭,是涓涓清泉在滋润干涸的心田——这正是蒲县国税局捐助贫困学子的初衷。
2005年1月,蒲县县委、县政府的一封倡议书,震撼了国税局全体税干的心。当时,在蒲县二中,一些品学兼优的学子为家境贫寒长期困扰,许多有上进心的学生因贫困无法完成学业。想到那一双双企盼的眼神,那充满强烈求知欲的学子们因贫穷而被迫离开校园的无奈,国税局全体税干慷慨解囊,开展了爱心大救助活动:全局28名税干与二中高一年级30名困难学生结成对子,捐资助学,自2005年1月起,科级干部每人帮扶1名特困生,每月资助200元,一般干部每人帮扶1名贫困生,每月资助150元,直至他们完成高中学业。在随后的两年半时间里,共计开展了5次集中捐助。
姚吉祥是蒲县二中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因父母患病,家庭经济条件窘迫面临辍学。当国税局辛盛林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送去了1200元钱及衣服、书包,让他安心留在了校园。后来,姚吉祥考取了山西大学并攻读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山西教育出版社工作。蒲县二中在感谢信中说:“国税局同志们的爱心,使学校及学生家长深深感到,这份情感,难以用钱的多少来衡量。”
税干们别无所求,看到学子们在课堂里露出的幸福笑容,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税务干部显真情
蒲县国税局捐资助学的事迹不仅此一端。2008年,为身患白血病的6岁小朋友张佳怡捐款13320元;为白血病学生王军峰捐款8700元。2009年,为定点帮扶的后堡小学累计捐款47710元。2010年,为定点帮扶的后堡小学捐款2000元,同时为其他六所小学分别捐款500元;主动资助一对患难学生兄妹5000元,帮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2011年,为六所小学分别捐款500元;向患病学生王玺云捐款4550元。2012年,为六所小学共计捐款3500元;主动资助3名贫困大学生共计5000元,并为他们的家庭送去了冬季生活用煤、面粉、食用油。
从2013年开始,国税局干部职工自发从个人的文明创建奖中拿出一部分成立了“爱心基金”。当年8月,他们了解到,有两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考取大学后因家庭条件差无法负担上大学的费用,当即决定进行资助,在道德讲堂上开展了爱心助学捐款仪式,全体税干及前来参加活动的社会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共计捐款24500元。
被资助的两名学生分别叫杨伟、贺莹莹。杨伟的父母均因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家庭极为困难,基本靠社会捐助维持生活;贺莹莹是山中乡山泉村人,父母务农,收入微薄,家里有4个孩子都在上学,经济十分紧张。两年来,两名受资助的学生学习刻苦,学业不断进步,目前,杨伟正在首都医科大学本硕连读八年制临床专业读大四,贺莹莹正在山西医科大学法医专业读大三。
在2014年8月的道德讲堂上,他们又向4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捐助了“爱心助学金”5000元,其中朱青是一名患病退休职工的女儿,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生,贺娜娜是贺莹莹的妹妹,也跟随姐姐的脚步考取了山西医科大学,而连续第三年接受资助的杨伟,更是从自己的5000元助学金中拿出2000元给了比他更困难的朱青。朱青在感谢信中写道:“你们鼓起了我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在我的内心树立了坚定的信心。我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遇,再接再厉,积极进取,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你们报答恩情。”
平凡税干慈爱心
杨艳香是当时蒲县国税局的一名干部,家庭不算富有,但她却坚持了近10年的捐资助学。事情还要从2005年国税局与二中“结对子”捐资助学见面会说起,在当天的见面会上,一名叫丽娟的女孩深深地打动了杨艳香的心,当她看到女孩一双水汪汪的眼睛,表情显得有些迷茫,就产生了要帮助女孩改变命运的想法。“女孩家在农村,父母务农,靠种田养牲口为生,还要供姐弟俩读书很吃力。”丽娟贫苦的生活,激起了杨艳香的扶持热情。
缘分就是如此,杨艳香开始了资助丽娟上学的求学梦;从此,丽娟在杨艳香的生命里,也成了最甜蜜的亲人。9年多时间,杨艳香 工作岗位在调整,但资助没有停止、爱心没有停止,而且她和丽娟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2007年,丽娟的高中三年结束,第一次高考落榜,她压力很大、情绪低落、生活反常,杨艳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好话说不得,道理讲不得,她只能默默地为孩子做好“后勤工作”,心灵的感知让丽娟下定决心进行补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丽娟金榜题名,2013年顺利入围公务员招考,同时通过了司法考试。
如今,丽娟每逢节假日都会回家看望她的“妈妈”杨艳香,促膝而谈,拉拉家常。杨艳香说:“‘女儿’对我很好,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其实,我从没想过要她报答我,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她能学以致用,用成绩回报社会。”
执法如山的税干们也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一副侠骨柔肠,蒲县国税人多年来坚持捐资助学,虽然微乎其微,但却炽热、感人,托起了一轮轮明天的太阳。爱是一把火,可以点燃希望的火炬,使那些对生活迷茫的人看到生命的曙光。这个世界需要爱,而爱,就在人间!(郭俊超)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