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你看,不仔细看,还真不会注意它们有啥区别,这不是明显打擦边球吗?”近日,市民王女士向本网反映,她在购买“金嗓子喉片”时,竟遇到了“李鬼”。食药监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留心查看标识,或登录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市民买到“傍名牌”药品
王女士说:前几天我嗓子疼,路过秦蜀路一家药店购买‘金嗓子喉片’时,销售员递给我一盒,并表示每盒5元钱。当时我还挺纳闷,以前这药都是六元一盒,这次咋成五元了?”为此,王女士误以为以前买贵了,便没多想,付钱后拿着两盒药离开了。
王女士打开包装后却发现,以前的“板状”包装变成了“袋装”,难怪价钱有变化,原来是换包装了。”王女士说,虽然口服后,也感觉到了和之前味道有差别,但是并没有当回事,两天后丈夫的无意提醒,让她发现了端倪。原来,她购买的是“唫嗓子含片”,并不是之前熟识的“金嗓子喉片”。以前嗓子疼喝‘金嗓子喉片’很管用,而这个‘唫嗓子含片’已经喝了三天,却不见好转。”
调查:二者有啥区别?
那么,金嗓子喉片”和“唫嗓子含片”到底有什么区别?7月23日,记者来到了秦蜀路这家药店。以嗓子不舒服为由购买“金嗓子喉片”,导购员随即拿了一盒,经过仔细辨认发现,正是王女士购买的“唫嗓子含片”。记者表示想购买“金嗓子喉片”,导购员这才递给记者一盒并解释,唫嗓子”比“金嗓子”划算,前者是5元20片,后者是6元12片。
随后,记者在鼓楼北的一家药店购买了一盒“金嗓子喉片”,与王女士手中的“唫嗓子含片”放在一起对比发现,除前者包装盒比后者略大以外,两者包装的颜色与风格几乎一模一样,同样在正面的显眼位置印刷有人头像。
但仔细观察发现,金”字变成了“唫”字,在“金嗓子喉片”包装的正面位置,标示有“OTC”字样,生产商为“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而在“唫嗓子含片”的显眼位置并没有发现药品字样,而是标注着“糖果”,且生产商为“北京康达中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打开包装后发现,金嗓子喉片”为铝箔包装,在说明书上,标注有“国药准字”批准文号,而“唫嗓子含片”的产品类型上,则标注为糖果制品(薄荷糖),且在注意事项上提示有,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部门:及时监管查处
记者查询发现,保健食品标识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保健食品标识应与产品的质量要求相符,不得以误导性的文字、图形、符号描述或暗示某一保健食品或保健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的相似或相同,也不得描述或暗示保健食品具有治疗疾病的功用。
尧都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股刘股长表示,针对市民反映的情况,他会及时向上级汇报,对市场上正在出售的“傍名牌药品”进行监管。 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