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药店卖百货,这是超市吗?

2015-08-12 16:41:5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前几天去药店买药,我还以为跑错地方了,现在药店怎么越来越像超市了?”家住五一西路功臣小区的王女士向本报反映,药店本应是卖药的地方,没想到却卖起了保健食品、沐浴露、护肤品、纸尿裤等非药品类商品。

    药品非药品一起卖

    日前,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大型药店发现,销售保健食品、日化用品等非药品类商品现象普遍。

    记者走进五一西路仁溢康大药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保健食品区,该区专柜上除了各类保健品之外,婴幼儿奶粉也被摆在了显眼位置。除此之外,店内过道被改造成了“简易柜”,上面摆放着足疗盆、饮料、不同种类的花草茶。

    随后,记者来到平阳南街阳光百姓大药房,门外的橱窗上挂着醒目的海报,热烈祝贺阳光百姓大药房药妆专区盛大开业”。药房是超市模样的卖场,门口左手位置是保健食品区,中间是通往地下室的验光配镜区,右手位置是医疗器械区,顺着过道走,才看到几排药品,不过这里更显眼的是药妆体验区、休闲书吧。在药妆体验区,摆放着护肤品、洗护用品、彩妆、药妆、皮肤外用品等。在医疗器械区,摆放着成人纸尿裤、花露水等商品。

    记者又随机走访了6家药店,发现都在销售非药品类商品。

    药店购药忧心不已

    “这里一直都是这么卖的,以前日化用品是赠品,现在日化用品都有专柜了。”在阳光百姓大药房购药的连先生说,他平时买药都来这家药店,对于药店出售日化用品、食品等非药品类商品行为不赞成,药店不应该卖什么日化用品,搞得乱七八糟的,一点也不规范。”采访中不少市民认为,药店卖食品、日化用品总感觉怪怪的,市民张欣直言,药店扩大经营范围,主要是有利可图,她担心药店以卖商品为主,卖药品为辅,忽视药品质量和服务标准。

    家住五道庙某小区的范女士说,她常去的那家药店,不仅卖药品,还卖保健用品、食品、护发用品等,这些商品占了药店的半壁江山。现在去药店买药,每次都很小心,只怕对方给我拿的是保健品,治不了病。”    

    到底谁来监管?

    走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店店员说,自从开放药品零售领域后,大大小小的药店布满了大街小巷,同行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营业额和利润不是很理想,房租等不断上涨的压力让药店有些吃不消。

    “保健品、食品、日用品利润很高,既能提高店内收益,又能吸引更多顾客和周围居民前来消费。”针对此现象,市食药监管局药品市场监督科的王科长称,只要药店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就可以经营药品,该科室只负责药店药品区的监管工作,记者所反映的情况,属于非药品类商品的问题,不在他们监管职责内。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12331投诉举报中心赵姓工作人员称,药店属于药品市场监督科监管,保健品、化妆品属于保化科监管,我们只受理食品药品质量问题方面的投诉,你反映的这个情况,我们无能为力。”该工作人员说,如果药店出售的非药品类商品申请了相应的经营许可证,在允许经营范围内经营就不违法。

    记者 梁娟 实习生 赵若男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