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10余件家具新品 三年12项国家专利
“唐人居”创新驱动做强文化产业
临汾新闻网讯 “这椅面上扶手与边柱取圆材、圆润柔和,面下取方材、古朴稳重,下部坐面取梯形、四腿侧脚收分明显、腿间施以步步高赶枨,寓意‘步步高升’,坐倾角、背倾角按现代人体工程学设计、呈人体休息最佳角度,整体造型简练舒展、雅致大方、美观实用且制作精细,实为当代家具艺术精品。”8月12日,山西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有限公司第二届“非遗”文化节上,首件新品四出头官帽椅一亮相,就获得了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胡德生的高度评价。
在这种融传统晋作家具制作技艺与现代生活需求于一体,艺术性、文化性与实用性兼具的古典家具在这个公司并不鲜见。
山西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明清家具收藏、展示和古典家具设计、制作于一体的文化企业,公司成立以来,致力于晋作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与挖掘,其拥有的“晋作家具制作技艺”先后于2009年、2010年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司被确定为“山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省内同行业的“领头羊”,产品曾多年供不应求。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唐人居”也面临着订单减少、库存增多的发展难题。如何将“非遗”技艺保护好、传下去,又如何把古典家具这项文化产业做强做大?“传承‘非遗’不是一成不变,只有以传统技艺为根本、以时代需求为方向,不断研发、革新,创制出融传统制作技艺与现代生活需求于一体的晋作家具,才能将晋作家具制作技艺保护好、传承活,将晋作家具产业壮大。”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曹运建说。
着力于制作技艺创新、产品外形创新、企业内涵创新,2013年以来“唐人居”动作不断。
推进制作技艺创新。针对传统画案费料多、难于搬动的“短板”,公司研发团队在不改变木性的前提下,革新煮、泡、烤、磨等制作技艺,在上、下案面分别设多个开楔形槽的组合块,通过楔形块与楔形槽的插合,将两个桌面紧密连接成画案桌面,既有效解决了独板桌面自然收缩开裂的问题,突破了传统技艺靠收缩缝防止家具因湿度、温度变化而变形的技术瓶颈,又保持了传统画案大体量的风格,增强了家具的流畅美感和实用性。这款历时一年半、前后改进近二十次的新型画案,已获得实用新型、技术发明两项专利,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致力产品外形创新。运用镶嵌、丝翎檀雕工艺的卧室瘿木、红杨镶嵌双人床,适宜卧室摆放的带翘头多功能高电视柜……三年来,“唐人居”推出了百余种古典家具新品,这些古典家具既保持了中国传统家具的“魂”,又顺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需要。被众多客户青睐的一款多功能婴儿床,曾历经百余次改进完善,它以明式圈椅为座、明式轿车轱辘为轮、雕有象征富贵不断“卍”字的踏板,椅背后的木档扣扣起时可做儿童餐椅,扭起档扣、椅座前推、椅后架下压则是一辆儿童推车,这款多功能童车获得了2014年“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2015年被前来实习的中央美院师生作为教学蓝本。
加快企业内涵创新。“唐人居”与中央美院、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姻,形成了“产——学——研”联盟,增强技艺、产品的研发力量;举办两届唐人居“非遗”文化节,弘扬传统家具所蕴含的“祥瑞”文化,把公司作为临汾市摄影家、作家的采风、创作基地,开展摄影、文学创作比赛,“唐人居”的传统文化情怀,由自发走向自觉。抓住了科技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唐人居”企业内涵日趋丰富,在业内的品牌效应不断凸显。
截至目前,唐人居先后推出各类家具款式500余种、获得国家专利12项、准备申报专利及申报待批的专利40种,已成长为晋作家具精品的“孵化器”。(张建华 郑少婕)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