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一连逛了几条街,都没给手中的垃圾找着“归宿”,这让市民斯女士有些郁闷。日前,她向本网反映:解放路、鼓楼东大街、贡院街作为市中心的主干道,每条街仅仅配备三四个垃圾桶,远远无法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反映:一个空瓶揣几条街
几天前,斯女士和好友沿科委巷一路逛到了贡院街。途中,她买了一瓶饮料。“喝完以后,我想把空瓶扔掉,却一直没找到垃圾桶。”斯女士无奈地说,她拿着空瓶逛了几条街,行至扁担巷口才发现一辆小型垃圾车,总算把手中的垃圾解决了。
“仔细观察了一下,我路过的几条街都是市区主干道,每天的人流量特别大。可是,配套的垃圾桶明显不够用,而且也不好找。”斯女士说,找不到垃圾桶,很多人就会乱扔垃圾。”
现状:垃圾桶严重缺失
垃圾桶真的不够用吗?8月22日上午,记者沿着贡院街走了一圈,发现整条街的垃圾桶仅有4个,显然无法满足市民需求。有的垃圾桶位置隐蔽,有的垃圾桶处于“超负荷”状态,各种包装袋、饮料瓶、剩饭剩菜等散落一地。
此外,记者留意到,街道两旁的不少商户将垃圾丢在花池边。位于贡院街北侧的某鞋店导购坦言:由于垃圾桶分布不均,离我们店的距离都比较远。我们一般会把垃圾打包好,等着垃圾车路过,或是等下班时拿去垃圾桶。”但是,有些商户经常忘记拿走垃圾,使得街面环境“雪上加霜”。住在扁担巷小区的刘老先生说:住户、商户随手丢垃圾已成常态,有关部门应重视这一点,合理设置垃圾桶,让扔垃圾不再是难事。”
呼吁:基础设施要跟上
或许很多人都有斯女士类似的经历,因为不想破坏环境,宁愿多走几条街找垃圾桶。在采访中,多位市民认为,市区很多街道垃圾桶严重缺失,这是导致市民乱扔垃圾的“祸源”之一。即使许多人有环保的意识,却因部分垃圾不适宜随身携带,而只能选择“就地正法”。
垃圾桶虽小,却不容忽视。“这是城市的环卫基础设施,它的存在体现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家住临汾学院家属院的靳先生呼吁,“完善基础设施,杜绝乱扔垃圾的行为,使我们生活的街道更加洁净。”
记者 李静 实习生 姚瑶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