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民:“建议零售价”与实际售价无关吗

2015-09-15 11:40:4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眼下,市民纷纷开启“换季模式”,在银行工作的周女士为此也疯狂采购了一番。但是,她发现一些商品所标注的“建议零售价”与实际售价相差甚远,她对衣物的价格产生迷惑。

    几天前,周女士买入多款童装。其中一件儿童背心的购买价是35元,可标签上却写着28元。“我让店主给我退还差价,被店主一口拒绝了。她说标签上的‘建议零售价’是厂家打上去的,和实际售价没有关系。”话虽如此,周女士仍感到疑惑不解,同时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家住市区恒安新东城的齐芳也留意到了这一点,她表示这种现象很常见。我花280元买来的新裙子,建议零售价是688元;260元买的鞋子,建议零售价却是228元。不仅如此,我在便利店买的一些日化品也不跟着建议零售价走,实际售价有时高于这个标准,有时低于这个标准。”齐芳对此感到很无奈。

    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超市、服饰店,发现很多商品都标注了建议零售价或是全国统一价。牙膏、香皂、洗衣粉等日用品的实际售价与建议零售价相差无几,服饰类的“水分”大一些。在青狮北街的一家女装店内,记者随手拿起一件蓝色连衣裙,看到吊牌上显示的建议零售价是898元,实际售价是350元,而且还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对此,记者拨打了吊牌上的厂商电话,想了解“建议零售价”究竟有何作用。‘建议零售价’只是建议而已,给经销商或零售商一个参考。在实际销售中,商家会根据地域、购买人群、当地的消费水平的不同,对建议零售价进行相应的调整。”该厂客服人员在电话中明确表示,商家有自主定价的权利,厂家不负责价格监督。”

    那么,市民在选购商品时,可否将“建议零售价”作为参考标准?我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江栩表示:‘建议零售价’完全是厂家的自主行为,对经营者起指导作用,没有强制性。消费者在购物时,不要被‘建议零售价’迷惑,关键要看产品质量,做到理性消费。”

    记者 成华 李静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