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盼星星,盼月亮,盼望已久的寒假生活开始了。许多同学已经制订了一份寒假计划。有的合家出去旅游,有的跟着父母走亲访友,还有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呵呵,同学们的寒假生活安排得真是丰富多彩。
到海南过个暖年
近来,临汾经历了罕见的寒流,让许多人萌发了去海南过年的愿望。而临汾机场的建成通航,无疑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初二学生赵子奇的寒假生活安排得很丰富。在他的提议和动员下,爸爸妈妈已经决定带他到海口过年。海口碧波万顷的大海,海上船只穿梭,犁银溅玉;阳光、海水、沙滩、椰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自然画面。奇志喜欢画画,这样的美景正可以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为了让出行更自由更安全,子奇在网上预订了车票,在海口预订了家居式宾馆,还安排了每天的行程。爸爸妈妈对子奇的计划很满意,说他的提议很好,还说子奇长大了。
看来,对于热爱旅游的同学们来说,冬天的寒冷并不能阻挡他们出行的脚步,一年阳光灿烂的海南、四季如春的云南……是今年寒假出游的最好选择。
回老家体验民俗
过年了,晓雪将自己的寒假生活定位为“购年货、品年味”,过一个文化年。
晓雪的父母准备带着她回老家乡宁过年,一是为了让老人开心,二是为了让她体验民俗文化。晓雪以前只知道爷爷奶奶带来的乡宁油糕好吃,可是怎么做的,她完全不知道。她暗暗下定决心,这次回去一定要亲眼目睹做的过程,争取自己也做几个。她还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小小的计划:回村里爷爷家过年并参观当地的灯会、庙会习俗展演、非遗项目表演等,不但要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增长传统文化知识,真正品到年味,还要在假期的日记中对民间文化活动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争取写出几篇让老师和家长都满意的日记来。
看来,许多回老家过年的孩子将切身体会到乡村里古老的浓浓的年味,这种体验是城市里的孩子无法比拟的,将成为他们珍贵的人生经历。
去基层锤炼自己
如果没有出去打工,永远不知道父母有多么辛苦。如果没有出去打工,永远不知道生活有多么艰难。
说这句话的,是大一学生孟瑶。
在寒假里,孟瑶第一次尝试去打工,算是自己的初次社会实践活动。她去了一家超市,做百事可乐的推销工作。上班的第一天,在一个颇有经验的“老百事”姐姐的带领下,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大大的超市,有五六个区间,每个区间都要有人运货、有人发赠品、有人叫卖,但总共就只有6个人。孟瑶被分配在出口处的区间,看似比较轻松,实则非常劳累。去仓库运货的时候,货物非常沉重,她没有多大力气,就很少很少地搬,从早上九点一直搬到下午四点。回家时,她的脚疼得都没法走路了,到家脱下袜子一看,一排水泡。妈妈心疼地说,别干了,别干了,自找苦吃啊!孟瑶却想,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要对自己和别人负责。既然迈开了第一步,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在迎春气氛的感染下,孟瑶继续努力,她的表现得到了客户的肯定。
虽然很苦很累,但是干得很开心,觉得自己可以自食其力了。孟瑶对父母这样说。
做义工提升自我
与其他人的假期生活不同,大三学生晓晓决定做一名义工,去帮助更多的人。
刚回到家,身体还没有捂热,他便报名加入了铁路青年志愿者团队。做志愿者的每一天,他都很忙碌,一会儿帮助旅客搬运行李,扶老携幼;一会儿发传单,向旅客普及安全常识;一会儿协助民警工作,维持车站秩序。一天下来,晓晓累得口干舌燥、四肢发麻,但是看到旅客们脸上的笑容时,他感到很开心。一次,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客因为问晓晓一个买票方面的问题他没有回答上来,那人便骂了他一句“连业务都搞不懂,帮什么忙呀!”一句话,提醒了他,他晚上对售票的相关业务进行了学习,对当日的车次和车时进行了解。第二天,有人问这方面的问题时,他回答得很好,为人解了燃眉之急。当他看到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不知如何操作自动售票机时,赶紧跑过去,亲自演示操作买票过程,阿姨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晚上,晓晓写下了这样的日记。“过年的时候,多孝顺父母,多爱护家人,这是一个人应尽的本分。但是,为更多的人送去温暖和关爱,把这种对亲人的爱升华到对更多人的大爱,这是最有意义的事。”
以上只是略举几例同学们的假期小安排。同学们,踏上寒假的征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过一个文明、愉快、充实的假期生活吧!祝愿同学们在寒假生活里有更多的收获!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