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民:超市选年货 掌握“淘”秘诀

2016-02-03 09:56: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春节将至,超市成了市民们采购年货的主战场。面对五花八门的促销攻势和琳琅满目的商品,不少人把持不住,盲目地开启了“买买买”模式,结果花了大钱,却连小事都没办好。对此,临汾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江栩为广大市民支招,传授择优秘诀。

  散装年货看门道

  日前,多家超市都以年货区为主打,各种散装食品唱起了主角。现炸的带鱼、丸子、酥肉等看上去诱人,闻起来喷香。此外,一些散装小零食也备受宠爱。但是,市民刘女士在挑选时却犯了难,她有些担忧地说:一些糖果的包装有些破损,熟食区炸好的鸡柳、肉串等没有具体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买回去不知道能放多久。”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营者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由专人负责销售,并为消费者提供分拣及包装服务;必须在盛放食品容器的显著位置或隔离设施上标识出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江栩指出,市民在购买现场制作或散装食品时,对于无标签或标签标志中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内容不齐全的食品,要慎重选购。

  真空包装有讲究

  快过年了,不少家庭会准备一些真空包装的熟食,吃起来方便省事。日前,市民吴女士和家人在某超市购入大量食品,却发现其中两包豆腐干“走风漏气”,一拆开包装便闻到一股腐败的味道。

  真空包装有讲究,如何挑选有秘诀。江栩分享了几个小妙招:一要看外包装是否整洁,表面是否有破损;二要仔细观察食品袋是否出现漏气、鼓胀等现象;三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留意包装内的食品是否出现混浊,形状是否有变化,有没有来源不明的异物。”

  临期食品讲身份

  在超市购物,不少市民看到特价两字就两眼发光。但是,不少特价品的实用性也悄然打了折扣。记者在平阳南街某超市看到,乳制品捆绑销售的情况普遍存在,而搭售的食品往往不够新鲜,都是距离保质期较近的。

  由于商家很少对临期食品的保质期予以明示,一些马虎的顾客在挑选时也没有留意,等到食用时很可能发现已经过期。商家对临期食品需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只要食品在保质期内,并不会影响人们健康,但营养肯定会有一定的流失。”江栩表示,市民在购买年货时,要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对于一些临期食品要酌情购买。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到临期食品,有权要求商家给予退换货。

  记者 成华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