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发现,市民在收到快递之后,极少有人注意保存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而是将物品取出之后,直接丢弃包装。然而,快递单上有包括姓名、地址、联系电话、旺旺账号等在内的个人信息,如果不重视处理销毁,就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随之而来的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等将令人不堪其扰。
市民 多数人随手扔掉快递包装
“一般收到快递后,我都是在签收后直接将快递包装扔掉,从没有想到过个人信息会因此泄露。”市民陈女士说。记者在一番调查了解之后,发现大多数人都和陈女士一样,对快递包装袋采取的是直接丢弃的处理方式,并未意识到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市民在收寄快递的时候,快递公司都会要求在快递单上签收或者填写详细寄件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快递员便能准确定位,方便而又快捷地找到当事人,将快递送至目的地。据了解,为了防止快递单在运输途中丢失,造成快递错发、漏发的情况,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会用强力胶水将快递单固定在包装上,很难直接用手撕下来,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花时间去处理快递单的原因。
但是也有部分市民对于快递包装袋上的个人信息,防范意识还是非常强的。市民小孙是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他说:“我每次收到快递,都会下意识地把快递单上显示的个人信息用黑色签字笔涂掉,特别是名字和电话还有旺旺名称,有时候还会把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部分直接剪掉。这个习惯是从看到一个关于快递信息泄露,导致某案件发生的新闻之后开始养成的。销毁快递包装上的个人信息,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提醒 加强个人保护意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热衷网购的市民在扔掉快递包装盒时都没有将个人信息撕毁的习惯,这一方面是由于市民不大清楚泄露这些个人信息带来的后果,另一方面则是懒得多费功夫去撕毁这些信息。对此,有业内人士提醒,快递包装盒上的个人姓名、电话、网购物品信息等泄露出去,很容易给自己招致各种促销、诈骗等电话骚扰,而详细的个人住址一并泄露出去,则更加危险。
另外,要防范用户信息的外泄,需要各方力量的通力协作。随着快递业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让行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个人信息交易泛滥,在于犯罪成本极低,对此,执法机关更需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彰显法律的威慑力。从用户自身而言,更要建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习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手段和方式。
而从印刷包装行业出发,如何让商品包装在设计生产时,兼具商品的保护性功能、便利性功能和销售性功能之外,提升印刷包装的技术含量,达到更好的保护信息安全的效果,也值得思索和努力。
小贴士
因快递单泄露个人信息而遭遇入室盗窃、抢劫,甚至引发故意杀人的案例全国各地屡屡上演。所以,切不可未经处理直接丢弃快递单。同时,有一些简便易行的消除快递单上个人隐私信息的方法,为了自身安全大家不妨学一学。
方法一:用手指去沾水,然后在快递单上有隐私信息的地方来回摩擦,字迹就会变模糊,纸张也会皱皱巴巴的。或者可以用纸巾沾水,在快递单上来回涂抹,这样上面的信息就会被抹得一干二净。
方法二:用颜色较深的记号笔将快递单上的信息掩盖,如果你觉得还不够的话,就多涂几次,直到上面的信息完全看不到。
方法三:用修正液涂在快递单有重要信息的地方,抹过修正液的地方字迹马上就不见了,如果你还不放心,可以拿笔在快递单上乱涂乱画。
方法四:将花露水对准印有地址电话的快递单部位,均匀地喷下去,覆盖即可。静止几秒钟后,就会发现花露水喷过的区域地址和电话都慢慢消失了!
记者 李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