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同款保健品“内容”却不同

2016-03-18 09:24: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65岁的胡姓老人被“三高”困扰多年,在推销员的花言巧语之下,她一时冲动买了3000余元的保健品。食用一个疗程后,她发现同时购入的保健品,有着一样的名称,却有着不同的“内容”,有的盒里装着胶囊,有的盒里则是药片。如此“意外”,令她对产品质量产生怀疑。

  “我去平阳南街某医药公司体验时,推销员给我展示的保健品是胶囊。为啥买回家后,又冒出了药片?”3月14日,胡姓老人向记者反映,从年前至今,推销员一直找理由搪塞我,既没有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也没有同意我提出的退换要求。”

  胡姓老人的几位同伴也遭遇了同样的状况,她们不禁怀疑自己买到了问题保健品。历经数月“拉锯战”,在老人的据理力争下,推销员只同意将药片全部更换为胶囊。“更换以后的保健品,有的外盒看起来挺像,名称和批准文号却有细微的差别。我越想越后怕,宁可这3000元打水漂,我也不敢再吃了。”事已至此,胡姓老人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原来,胡姓老人经常参加一些“健康知识讲座”,并被讲课的老师“洗脑”,认为现场出售的保健品能够包治百病,从而帮她解除病痛的折磨。对此,胡姓老人备感无奈:“一听老师说这个‘六件套’里有葛根、苦瓜等,对‘三高’最对症,我就控制不住地想去买。结果,钱也花了,药也吃了,什么病也没治好。”

  奔着免费而去,却落入商家设下的“保健品陷阱”,胡老悔不当初,她以自身的经历提醒其他老年人,遇到“免费”要警惕,购买保健品更要慎重,以免因小失大。

  记者 成华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