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为骨干,把多元化服务提供给社区居民。3月30日上午,乡贤街办事处召开了“三社联动”推进会,积极推广乡贤社区和水门社区在试点过程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同时明确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努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搭建平台 满足多元需求
小小社区,要治理好并不容易。在“三社联动”活动中,水门社区从居民的需求出发,成立了幸福课堂、温馨咨询室,积极推进一系列便民服务,获得居民一片赞扬。
今年3月刚成立的温馨咨询室准备充分,相应的制度基本完善,已经受理十余起咨询。社区居民张先生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学会理解处于高考叛逆期的孩子,并掌握了如何与孩子交流的技巧。
幸福课堂每月开讲两次,授课内容涉及法律知识、交通安全、养生常识、心理健康、育儿经验等。以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服务平台,依托临汾市社工联合会资源,借助专家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帮助社区居民树立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技巧,促进和谐家庭、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创建幸福社区奠定基础。
资源共享 丰富业余生活
2014年7月,乡贤社区被确定为尧都区“三社联动”工作试点社区之一。该社区积极制定了“1234”社会工作服务模式:“1”即筹建老年活动中心,确保活动有阵地;“2”即培育、引进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两类团体,确保服务有人手;“3”即重点关注高龄老人、独居老人、贫困老人三类人群,确保服务对象精准;“4”即开展好日间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体娱乐、精神慰藉四项服务,要使辖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在社区建设和治理中,少不了社会组织的丰富展现。目前,该社区培育的社会组织队伍分别有乡贤社区卫生服务站、原乡贤街村委乡贤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乡贤社区老年人舞蹈队、乡贤社区象棋爱好者协会、临汾社工联合会。在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基础上,为广大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使居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培育主体 助推社区发展
“社区服务功能如何增强?”“社会组织、社工队伍专业优势如何与居民群众需求对接?”乡贤街办事处下设的各社区代表先后参观了水门社区和乡贤社区,并汇总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急需破解的一些难题。
实施“三社联动”治理新机制,是提升社区服务“社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专业社工人员较少,社会组织对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活动缺乏积极性,主要由社区推动开展。再者外来人口流入较多,居民们彼此之间缺乏信任感,邻里互助精神较之以往减弱,为各类活动的开展提出挑战。
“各社区开展有意义的道德讲堂或者幸福课堂等活动,普及各种知识,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各社区都要成立自己的‘温馨咨询室’,专门为辖区居民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思想压力,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还要结合自己辖区的特点,制定有自己特色的便民服务项目,为全面推进‘三社联动’工作打好基础。”乡贤街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育红表示,该办事处将在七个社区全面推动“三社联动”工作,并计划在三和社区发展日间照料这一养老项目,带动整个辖区基层社会管理治理水平。
记者 赵文家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